陳先生今年60歲, 兩下肢出現成片紅點, 瘙癢, 並向上蔓延半年餘。 到醫院就診時兩下肢出現針尖樣小出血點, 部分融合成片, 斑色鮮紅, 繼則向上蔓延至大腿及腰部, 瘙癢頗甚, 應用西藥治療至今未效, 納食二便自調。
經過中醫診斷為過敏性紫癜。 舌質紅, 苔黃膩, 舌下瘀征(++), 脈弦滑。 據證乃風熱夾瘀阻於肌膚, 治擬祛風清熱, 涼血化瘀。 給予處方:淨蟬衣、刺蒺藜、地膚子、白鮮皮、大生地、粉丹皮、西赤芍、紫草、槐米、黑山梔、野菊花、連翹殼、生甘草。 水煎服, 每日一劑。
二診:上方連服21服, 無紫癜出現, 皮損好轉, 惟苔仍黃膩,
三診:上方共服28劑, 紫癜無新出, 原皮損處淡褐色色素沉著尚未退清, 舌偏紅, 苔薄黃膩, 舌下瘀征(+), 脈弦滑。 風熱已祛大半, 瘀血尚未肅清。 再加強活血化瘀, 促進色素消退。 給予處方:淡黃芩、川黃柏、地膚子、白鮮皮、紫丹參、淨蟬衣、生甘草。 水煎服, 每日一服。
服用14劑後, 紫癜痊癒, 至今未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