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們,
在外面經常使用繩索,
一下是戶外繩索使用的一些常識。
大家可以瞭解一下。
繩索應具有哪幾個性能指標呢:在談繩索性能特點之前,
我們先瞭解一下衝擊力的概念:攀登者在攀登墜落時會產生一個向下的沖墜力,
這種沖墜力會被整個保護系統吸收,
尤其是繩索,
如果你的繩索具有更好的吸收這種沖墜力的能力的話,
那麼作用在人體上的力就會越小,
那麼此時作用在人體上的這個力我們稱之為衝擊力。
UIAA對衝擊力的要求:對於單繩UIAA測試要求80KG的物體在墜落係數是1.77時墜落,
作用在墜落體上的衝擊力不能超過12KN;對於雙繩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用雙股雙繩測試衝擊力必須小於12KN;對於半繩在同樣的條件下採用單股對繩測試衝擊力必須小於8KN。
UIAA對墜落次數的要求:對於單繩必須能夠承受5次以上的沖墜(80KG的物體墜落係數是1.77的情況下)而繩索對人體造成的衝擊力不能超過12KN;對於雙繩必須能夠承受12次以上的沖墜而作用在人體上的力不超過12KN;對於半繩必須能夠承受5次以上的沖墜而作用在人體上的力不超過12KN。
國際要求只對衝擊力的上限做了限制,
而對繩索的首次衝擊力數值沒有設定限制。
也就是說:首次衝擊力數值越小,
發生墜落時作用在人體上的衝擊力就越小,
墜落次數就會越多,
繩索的使用壽命也就越長。
繩索的動力延展率:UIAA測試要求80KG的物體在墜落係數是1.77時墜落,
繩索的延展率必須小於40%。
繩索的靜力延展效率:當靜拉力為80KG的物體作用在繩索上時,
國際要求單繩的延展率必須小於10%;雙繩必須小於10%;對繩必須小於12%。
繩索的線軸數:線軸數指的是繩索的外皮,
它是由許多細線組成,
每一根細線代表一個線軸。
我們知道,
繩索由兩部分組成:外皮和內芯。
外皮保護著內芯,
這是我們看得見的部分。
對於同一直徑的繩索,
線軸數越多它的外皮就越薄,
內芯越粗,
就具有更好的動力延展性;反之,
線軸數越小,
外皮就越厚,
內芯越細,
這種繩索往往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直徑與重量:較粗的繩索往往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但同時它們也更重,
並且使用起來較笨拙。
在攀登時繩索的重量和操作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大家都喜歡更輕的繩索,
好的繩索應該在同等直徑下具有更輕的重量。
測量繩索直徑遠不如測量繩索重量,
您可以比較同等直徑繩索的重量區別。
外皮滑動率:我們剛才說了,
繩索由外皮和內芯是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
如果這兩部分之間編織的不是很緊密,
就有可能發生相對滑動,
這樣在繩索上操作器材時容易使繩索起皺,
產生集束現象。
繩索的直徑就變得不均勻,
繩索就容易被磨破,
從而降低了繩索的使用壽命。
選擇一根動力繩就要考慮這幾個面,
一般來說:同等直徑下的繩索首次衝擊力越小,
墜落次數越大,
直徑越輕往往會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所以大家在使用繩索時,
一定要注意上面這些戶外繩索使用常識。
這是戶外安全的必須要知道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