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缺血性心肌病如何糾正心衰

心力衰竭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症狀, 在治療時應按照不同類型區別對待。

舒張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表現, 應採用靜脈擴張藥和利尿藥, 可減輕肺淤血, 緩解症狀, 也可應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鈣拮抗藥、β受體阻滯藥, 不宜應用正性肌力藥物和動脈擴張藥(如地高辛和肼苯達嗪)。

收縮功能不全性心力衰

可用三聯療法, 即ACEI、利尿藥和地高辛, 必要時可加用β受體阻滯藥, ACEI可減輕心柱前後負荷、緩解心力衰竭症狀, 也可抑制利尿藥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啟動, 如用ACEI出現咳嗽或血管神經性水腫,

可每天用氯沙坦25-50 mg, 利尿藥對消除水腫, 改善心力衰竭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輕度心力衰竭可用噻嗪類, 中度以上需用袢利屎藥, 必要時兩者合用或加保鉀利尿藥。 洋地黃是傳統的正性肌力藥物, 可增加心肌收縮力, 減輕心力衰竭症狀, 提高運動耐量, 一般選用地高辛0. 125 -0. 375 mg/天。

上述治療無效的心力衰竭

可用β受體阻滯藥, 其作用包括減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臟舒張功能;減輕兒茶酚胺對心肌的損害;提高心室致顫閾值以減少猝死;增加心肌β受體密度, 從而恢復對內源性兒茶酚胺的正性肌力作用, 常用美托洛爾6.25 -25 mg/天。 但需注意在常規使用強心、利尿、ACEI藥物基礎上應用;從小劑量開始, 逐漸增加劑量;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如出見心率變慢少於每分鐘50次或心力衰竭加重, 應立即減量或停藥。

頑固性(難治性)心力衰竭

多是缺血性心肌病終末期表現, 必須採用綜合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