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嬰幼兒皮膚嬌嫩, 汗腺發育和通過汗液蒸發調解體溫的功能較差, 所以更易生痱子。 那麼, 如何讓孩子安然度過夏季呢?
炎炎夏日, 在一些寶寶的頭面部、頸胸部及背部、四肢等處粉嫩的皮膚上, 經常生出密密麻麻、針尖大小的疹子。 這些小疹子既瘙癢又刺痛, 害得寶寶吃飯不香、睡覺不安穩。 如何才能防痱于未然、讓寶寶平安度夏呢?
為何痱子總“青睞”寶寶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 人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 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 造成汗腺導管口閉塞, 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 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
寶寶起痱子後如何應對
1、局部外用藥物
如果寶寶已經長了痱子, 一般無需服藥, 可以局部外用藥物。 局部宜用溫水清洗, 揩幹之後撒上痱子粉, 或用清涼止癢洗劑(如1%薄荷爐甘石洗劑)。 如果是膿痱, 則外用2%魚石脂爐甘石洗劑, 效果更好。 千萬不要用油膏類藥物, 容易阻礙汗液蒸發, 使症狀加重。
2、中醫驗方
寶寶起痱子後, 還可以使用一些驗方緩解, 如將新鮮的黃瓜切片, 輕輕擦拭痱子, 一日3~4次。 或取大黃10克、冰片3克, 加入100毫升75%酒精中, 塗敷於痱子上。 一旦形成膿排, 可用蒲公英50克、地丁50克煎湯500毫升外洗, 一日2次。 經過上述處理後, 如果症狀仍不見好轉, 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1、勤給寶寶洗澡
每天可洗1~2次。 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 過冷使皮膚毛細血管驟然收縮, 汗腺孔閉塞, 汗液排泄不暢, 致使痱子加重;過熱則刺激皮膚, 使痱子增多。 洗澡水中可放入適量的“消毒去痱水”等, 浴後用柔軟的毛巾為寶寶蘸幹體表的水分, 在易出痱子部位塗上薄薄一層痱子粉。
2、居室內要通風
採取適當的方法降低室內溫度和濕度, 保持室內通風散熱, 以減少出汗、利於汗液蒸發。
3、穿衣要適宜
衣服要寬鬆、透氣、吸汗功能好, 特別是嬰幼兒, 要穿寬大、輕薄、透氣性能好的棉質內衣。 避免穿戴尼龍化纖製品, 內衣要經常換洗。 不要整天光著身子, 以免皮膚受到不良刺激。
4、保護好皮膚
加強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
5、飲食衛生要牢記
注意飲食衛生, 給寶寶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營養適當, 可多補充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品。 盡可能多給寶寶補充水分, 多喝涼白開水、菊花茶、金銀花露、綠豆湯、銀耳蓮子湯等, 多吃西瓜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幫助寶寶解暑降溫, 但是不宜多喝冷飲。 如果因小兒缺鈣而引起多汗, 可適當補充鈣劑。
6、防痱中醫驗方
在痱子的預防方面, 傳統中醫還總結出許多有效方法, 值得借鑒。
西瓜皮 將西瓜皮洗淨、切片、熬湯, 或製作菜肴, 長期食用,
三豆湯 將綠豆、赤豆、黑豆煮熬成湯, 就是中醫稱的“三豆湯”, 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
薄荷浴 用鮮薄荷150克, 煎水後洗澡, 老少皆宜。
艾草浴 將艾葉葉片上的塵垢沖洗乾淨, 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後, 用熬出來的藥水給孩子洗澡, 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 還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膚病的發, 並起到潤膚美容的作用。
桃葉浴 桃葉中含有丹甯成分, 可使痱子迅速消散, 並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將桃葉陰乾後盛於袋中, 使用時取50克泡在熱水裡給孩子洗澡, 可以預防痱子。 如果寶寶身上的痱子已經很嚴重, 可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 或者直接用來擦抹患處, 效果更佳。 熬制桃葉汁的比例是100克、水 1000毫升,
藥浴 取適量中藥, 如十滴水、消暑祛痱水或六神花露水, 放入洗澡水中, 攪拌均勻後為寶寶洗澡, 也有較好地預防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