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黃疸型肝炎的症狀是什麼

黃疸是一種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症狀和體征, 整個病程一般分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 主要表現為噁心、肝區疼痛、食欲不振、黃疸等, 也有極少部分的患者只有黃疸體征, 而血象檢查肝功能正常, B型檢查超聲波肝脾均不見腫大, 臨床診斷為單純性黃疸肝炎, 那麼黃疸型肝炎有什麼症狀呢?

1、食欲減退, 噁心厭油

這是大多數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狀, 尤其是黃疸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 參與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 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

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 患肝炎後, 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 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 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 故而厭油食, 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 蠕動減弱, 胃腸功能紊亂, 也影響食物消化與吸收, 加之代謝產物不能由肝臟來解毒, 刺激中樞神經系統, 故導致食欲減退、噁心厭油膩急性病毒性肝炎產生食欲減退等症狀

2、疲乏無力

這是肝炎病人發病的早期表現之-。 病人往往說不清楚何時起病, 其表現也不相同, 輕者不愛活動, 重者臥床不起, 連洗臉、吃飯都不愛做。 儘管經充分休息, 疲勞感仍不能消除, 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 其原因是由於病人食欲不振,

消化吸收障礙, 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於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 使肝臟製造和儲存糖原減少;另外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紊亂及肝細胞破壞引起血中膽鹼酯酶減少, 影響神經、肌肉正常功能, 從而出現說不出的全身乏力。

3、尿黃如茶

黃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黃的症狀。 初起尿色淡黃, 逐日加深, 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 正常情況下, 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 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 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 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 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 影響膽紅素的代謝, 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 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 故尿色加深。 尿的顏色越黃, 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 病情好轉尿色逐漸恢復正常。

4、發熱

急性黃疸型肝炎早期常有發熱, 多在37。 5-38。 5攝氏度, 高熱者少見, 一般持續3-5天, 而無黃疸型肝炎者發熱遠遠低於黃疸型肝炎者。 許多病人發熱還伴有周身不適、食欲減退, 誤認為得了感冒。 為數不少的黃疸型肝炎病人, 往往在醫院門診按感冒治療, 3-5天后待黃疸出現才被確診, 這是缺乏對肝炎發熱症狀認識的緣故。 發熱的原因, 可能是肝細胞壞死、肝功能障礙、解毒排泄功能減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5、肝區痛

肝炎病人常常訴說肝區痛, 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 疼痛程度不一, 有的脹痛、鈍痛或針刺樣痛, 活動時加劇, 且時間不一;有時左側臥位時疼痛減輕。 其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腫大, 使肝被膜張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臟韌帶及其周圍的紐織;另外患肝炎時病毒也常常累及膽囊及膽道系統,

引起膽囊膽道及其周圍的炎症。 也有病人初患病時無肝區痛, 一且確診肝炎後, 常常訴說肝區不適及肝區痛, 這可能是精神因素的關係。 對持續疼痛長期不緩解者, 應認真檢查以排除其他原因。 少數重型肝炎病例有腹脹、少尿、出血。

專家強調, 黃疸型肝炎患者應做好飲食護理, 不僅要注意食物品質, 還應注意進餐時的環境, 穩定情緒, 創造良好的進餐條件。 同時注意餐具的清潔整齊, 觀察患者進食情況並鼓勵其按規定進食。 此外醫護工作者還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 鼓勵患者樹立堅強的戰勝疾病的決心, 使患者從自身疾病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而不為某些症狀而顯得惶惶不安, 憂慮不寧, 從而使全身氣機調暢, 氣血運行無阻, 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