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臟併發症。 隨著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程度不同, 糖尿病腎病的症狀也將有所差別。 通常情況下, 糖尿病腎病的症狀以蛋白尿、水腫、高血壓或氮質血症為主, 並伴有空腹血糖增高或糖尿病症狀。 糖尿病腎病臨床上分為五個時期(I——Ⅴ期), 其中, 糖尿病腎病早期階段(Ⅰ、Ⅱ、Ⅲ)時患者多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微臨床表現, 如晨起眼瞼浮腫等。 一旦糖尿病腎病出現明顯的症狀時, 多已進入較晚的階段, 為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
依據糖尿病腎病的病程進展,
1、蛋白尿。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第一個標誌性症狀。 糖尿病腎病早期, 尿中僅有微量白蛋白症狀出現, 為選擇性蛋白尿, 這種狀態可持續多年。 隨糖尿病腎病的病情進展, 患者開始出現持續性蛋白尿症狀, 腎小球的濾過率逐漸下降, 腎臟病變嚴重程度也將進一步加重。 此時, 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低於正常時, 患者的腎臟惡化進展將難以控制, 很快會發展成為糖尿病腎功能衰竭。
2、水腫和腎病綜合症。 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一般沒有浮腫;當糖尿病腎病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克時, 浮腫就會出現。 一旦患者出現明顯的全身浮腫, 則糖尿病腎病的病情呈持續進展狀態。
3、高血壓。 血壓在糖尿病性腎病患者中常見, 這是糖尿病腎病晚期的症狀, 發生持續性蛋白尿時間較長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多出現高血壓症狀。 初期, 糖尿病腎病患者僅在運動後血壓增高;當出現持續性蛋白尿時, 血壓多持續增高。 高血壓的出現將加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腎功能惡化進展速度, 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壓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4、腎功能衰竭。 糖尿病一旦出現腎臟損害, 其病變過程是進行性的, 最終發展成為氮質血症、尿毒癥。 糖尿病腎病早期階段, 為了適應機體排糖的需要, 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準正常。 一旦體內出現持續性蛋白尿時, 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濃度將增高, 從而出現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此時不加以控制, 糖尿病腎病患者多在數年之內發展為尿毒癥。
5、貧血。 有明顯氮質血症的糖尿病腎病患者, 可有輕度至中度的貧血症狀, 用鐵劑治療無效。 貧血為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 可能與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限制蛋白飲食、發生氮質血症有關。
6、其它症狀。 隨糖尿病腎病病程進展, 患者可發生視網膜病變症狀。 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非糖尿病腎病引發,
從以上糖尿病腎病的症狀可以看出, 糖尿病腎病一旦發生, 將很難控制糖尿病腎病的病情惡化速度。 因此, 早發現、早治療可有效避免患者的病情惡化進展, 阻止其發展成為糖尿病腎衰竭、尿毒癥, 從根本上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