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食療如何去春火

隨著我們對於養生食療的深入瞭解, 我們越來越發現食療的功效和作用。 很多疾病我們都可以採用食療的方法來起到治療的效果, 而食療在預防疾病上面也是發揮了神奇的功效, 我們在春天裡面容易出現一些春火,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採用食療的辦法來起到去春火的好處呢?

去春火我們最佳的選擇當然是食療了, 當然我們要有針對性, 不能盲目的亂吃, 春火一般有心火, 肺火和胃火, 下文我們就介紹一些有針對性的食療方法。

一、去心火——喝蓮子湯

心火: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 是人體的主宰,

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 常用黃連、蓮子心等藥物清心瀉火。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 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 加冰糖適量, 水煎, 吃蓮子喝湯。

另外還可以選擇用西洋參泡水喝。 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 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 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等症狀。 西洋參作為補氣甘、微苦, 涼。 歸心、肺、腎經補氣養陰, 清熱生津。 用於氣虛陰虧, 內熱, 咳喘痰血, 虛熱煩倦, 消渴, 口燥咽幹。 西洋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

另外, 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二、去肺火——喝豬肝湯

肺火:或因氣候驟然變化, 身體不能適應:或由於勞倦過度, 消耗了超量的體內陰液, 從而引發肺火亢奮, 這在老年群體中是比較多見的。 中醫多用黃芩、桑白皮、甘草等藥物清肺火。

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 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 共煮至肝熟, 吃肝喝湯。

另外,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 不妨適當吃一點屬性偏涼的食物, 如白蘿蔔、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楊桃、枇杷, 同時多飲水, 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三、去胃火——喝綠豆粥

胃火:指胃熱熾盛化火的病變。 由於飲食不節、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厚味,

形成“食積”, 生熱化“火”, 以致胃火熾盛。 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饑、便秘等。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

上文我們介紹了食療的功效和作用, 很多疾病我們都可以採用食療來起到治療和輔助治療的好處, 所以食療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我們可以採用食療的方法來去春火, 上文詳細介紹了春季如何採用食療來去心火, 肺火, 胃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