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豔(化名)從三年前開始, 只要手觸摸到一點灰塵, 也要反復在水龍頭下沖洗。 “每次都要洗個把小時。 ”顧女士說, 小豔的反常舉動讓家人非常擔憂, 但小豔自己卻不承認這是病。 令顧女士和家人更為擔憂的是, 小豔後來除了每天洗手, 其他什麼事幾乎都做不了。 “洗澡也要4個小時。 ”顧女士說, 小豔一直認為自己只是“愛乾淨”, 不願就醫。
顧女士說, 三年前她帶小豔去醫院精神科看病, 醫生給出的診斷是潔癖強迫症。
很多人認為潔癖只是一種愛乾淨的行為, 但是這個其實就是強迫症的一個症狀, 強迫症具體還有什麼症狀呢?
強迫症症狀
1、強迫思維
強迫性懷疑和回憶, 強迫性窮思竭慮。 如:出門後總是不放心門是否關好, 睡覺前總是在想門有沒有關好, 考試完成後總是擔心會不會忘記填寫姓名, 寫快遞單的時候總是反復檢查是不是地址和電話號碼正確。 患者明知這些想法毫無意義, 但又非想不可, 因此焦慮不安, 非常痛苦。
2、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 強迫性反復洗手, 有人每次洗手一定要洗20分鐘左右才肯甘休。 強迫性計數, 有人每次進衛生間一定要用30張手紙。 強迫性禮儀動作, 有人每次穿衣服時一定要左袖伸三次, 右袖伸三次, 然後才肯把衣服套上身。 在日常生活中, 某些人也會出現一些強迫現象。
如果你有上述任何四項或四項以上的想法和行為,
1、反復思考一些無實際意義的問題, 如:人的耳朵為什麼生長在頭顱兩側?
2、經常強迫自己計算毫無意義的數字, 如一邊走路一邊數多少步。
3、老是強迫自己回憶某些往事。
4、總擔心自己在某一場合失控而做出違法的事。
5、自己不明白也無法控制地反復洗手或換衣服。
6、總懷疑門或抽屜沒鎖上而反復檢查幾遍。
7、信寄出後常懷疑寫錯地址, 後悔當初沒有反復檢查。
8、在某些場合所想的和所做的總有矛盾, 如站在橋邊就幾乎忍不住要跳河。
9、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或現象, 追根尋源總想弄明白, 結果越弄越“糊塗”。
10、見到或聽到某件事總會聯想到別的事, 如:見到車禍即聯想自己親人的意外
如何治療強迫症
加強自我調節:保證足夠的睡眠, 注意個性的自我鍛煉, 真誠信任他人, 克服遇事過於謹慎、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等不良個性。
注意環境改造:創造一個寬鬆、豐富而有規律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制度, 使大腦皮層能恢復和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充分合理設密:按資訊的重要性設置密碼, 可以將不同資訊的密碼適當歸類設置, 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比如將涉及理財的同一類密碼設為奇數, 將涉及社會生活資訊的密碼設為偶數。 此外, 還可以使用最原始最簡單的辦法, 把所有密碼記到本子上, 備份到電腦資料夾裡。
如果病症較為嚴重, 需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藥物, 以消除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