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目前愛滋病是可怕的絕症, 且有較長的潛伏期, 許多愛滋病患者當得知了自己患有愛滋病後都會感到恐懼。
愛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對愛滋病的強烈恐懼, 並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愛滋病病毒, 或者非常害怕感染愛滋病並有潔癖等強迫症表現。
隨著愛滋病在世界範圍內的迅速蔓延, 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 而且目前沒有可以治癒的有效方法, 人們對愛滋病的關注和恐懼程度也不斷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對預防愛滋病有積極的作用。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愛滋病恐懼症患者不僅僅是由於對愛滋病的臨床表現和傳播途徑的片面性認識和錯誤理解, 相當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礎以及其他心理障礙有密切關係, 尤其和焦慮障礙關係尤為密切。 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可以是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也可以是沒有過高危行為的人, 恐懼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觀想像和聯想。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 愛滋病恐懼症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疑病型、恐懼型、強迫型和焦慮型愛滋病恐懼症。
(一)症狀最嚴重的疑病型愛滋病恐懼症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最為常見。
疑病型愛滋病恐懼症主要表現在反復求醫, 四處檢查, 不相信檢查結果, 頑固地擔心或堅信自己已經被感染了愛滋病。 也可出現回避或逃避行為, 但一般不明顯。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需要愛滋病知識的教育, 同時需要結合針對疑病症的心理治療。
(二)有特定恐懼物件的恐懼型愛滋病恐懼症
臨床表現的中心症狀為恐懼。 表現為對愛滋病及其與愛滋病有關的一切東西和場所的恐懼。 如知道愛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 於是對血液表現出極度的恐懼;對吸毒人員、性工作者及愛滋病人表現出恐懼反應;對醫院裡的針具, 公共廁所表現出恐懼反應。 在接觸到所恐懼事物的時候會出現心慌、出汗、肌肉緊張、顫抖等植物性神經系統紊亂症狀。
恐懼型愛滋病恐懼症一般不會反復求醫, 四處檢查, 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較明顯。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僅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反復洗手的強迫型愛滋病恐懼症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比較常見。 臨床表現為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愛滋病, 處處過分小心謹慎, 極力回避各種可能被感染的場合。 如不敢使用公共廁所, 不敢接觸血液製品等。 而且伴有反復清洗行為, 表現在當接觸了自己認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後需要反復大量的清洗, 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當自己認為可能攜帶病菌的人接觸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後, 需要反復的擦洗, 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進行擦洗。
嚴重者需要帶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動, 甚至終日閉門不出, 嚴重損壞了患者的社會功能。 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完全沒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
強迫型愛滋病恐懼症一般不會反復求醫, 四處檢查, 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 社會功能受損嚴重。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 需要結合針對於強迫症的心理治療。
(四)精神高度緊張的焦慮型愛滋病恐懼症
臨床表現為想到或看到“愛滋病”這三個字及愛滋病的相關報導即出現緊張不安和煩躁;經常提心吊膽擔心自己已感染或會被感染愛滋病;經常處於高警覺狀態, 如臨大敵。 同時也可能伴有各種軀體症狀, 如坐立不安, 往復走動, 唉聲歎氣等。
焦慮型愛滋病恐懼症一般不會反復求醫, 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也不明顯。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可以得到緩解。
溫馨提示:並非所有的愛滋病恐懼症都可以簡單的歸到某一類,很多患者是多種表現同時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綜合的心理治療。對於愛滋病恐懼症心理治療是必須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會想到接受心理治療,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擔心是完全正常的。對那些有過高危行為的患者來說,經過多次檢查之後,仍不能擺脫自己的擔心和痛苦,這種類型的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必須要諮詢心理醫生。
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也不明顯。
此型愛滋病恐懼症通過愛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可以得到緩解。
溫馨提示:並非所有的愛滋病恐懼症都可以簡單的歸到某一類,很多患者是多種表現同時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綜合的心理治療。對於愛滋病恐懼症心理治療是必須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會想到接受心理治療,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擔心是完全正常的。對那些有過高危行為的患者來說,經過多次檢查之後,仍不能擺脫自己的擔心和痛苦,這種類型的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必須要諮詢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