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感冒偏方

中醫治療感冒的藥浴偏方

薑汁擦浴

【組成】薑汁1杯。

【制法】取薑汁1杯, 加熱, 即可。

【保健功能】發汗解表。

【應用】常用於風寒型感冒、肥胖症、老年斑等。

【用法】用毛巾蘸取薑汁, 直接擦塗皮膚。

生薑蔥白方

【組成】鮮生薑, 蔥白, 白酒。

【制法】將鮮生薑、蔥白切碎, 搗爛, 加入白酒及3000mL開水, 即可。

【保健功能】辛溫解表。

【應用】常用於風寒型感冒。

【用法】每日1劑, 每日1~2次, 每次40分鐘, 3日為1個療程, 先熏足, 後泡洗雙足。

羌活白芷方

【組成】羌活, 白芷, 川芎, 防風, 槁本。

【制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 煎煮20分鐘, 去渣取汁, 加入3000mL開水, 即可。

【保健功能】祛風, 散寒, 止痛。

【應用】常用於風寒型感冒、頭痛。

【用法】每日1劑, 每晚1次, 每次40分鐘, 4日為1個療程, 先熏足, 後泡洗雙足。

鮮生薑方

【組成】鮮生薑。

【制法】將生薑壓扁, 加入300mL開水, 即可。

【保健功能】辛溫解表。

【應用】常用於風寒型感冒等。

【用法】每日1劑, 每次40分鐘, 3日為1個療程, 先熏足, 後泡洗雙足。

注意:以上藥浴方均采自網路, 請在諮詢專業醫生後, 方可進行使用。

查看詳情

中醫治療感冒的食療偏方

銀花飲

配方:銀花30克, 山楂10克, 蜂蜜250克。

制法:將銀花、山楂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置武火上燒沸, 3分鐘後取藥液1次, 再加水煎熬1次, 將兩次藥液合併, 放入蜂蜜, 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辛涼解表, 清熱解毒。

用法:隨量飲用。

黃芪姜棗湯

配方:黃芪15克, 大棗15克, 生薑3片。

制法:以上三物加水適量, 用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煮約1小時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 解表散寒。

用法:吃棗飲湯。

苦瓜蓮肉湯

配方:苦瓜30克, 蓮葉1張, 豬瘦肉50克。

制法:將苦瓜、鮮蓮葉、豬瘦肉均切片,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人鍋內,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文火煮約1小時, 至肉熟, 調味即可。

功效:清暑解毒, 利濕和中。

用法:飲湯食肉。

白菜根蔥白湯

配方:大白菜根3個, 蔥白連須2根, 蘆根10克。

制法:上三物以水煎煮10~15分鐘即可。

功效:辛散解毒, 清熱祛濕。

用法:每日1劑, 趁熱分2次服用。

珠蘭茶

配方:茶葉6克, 珠蘭3克, 薄荷3克。

制法:上三味, 開水沖泡5分鐘即可。

功效:理氣化濕, 清利頭目。

用法:每日1~2劑, 分上下午飲服。

枸杞疰夏茶

配方:枸杞子、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枸杞子、五味子共研末, 用開水浸泡封存3小時,

即可飲用。

功效:清暑祛熱, 補虛益精。

用法:每日不拘時代茶飲服。

姜絲鴨蛋湯

配方:生薑50克(去皮), 鴨蛋2個, 白酒20毫升。

制法:生薑洗淨去皮, 切成絲, 加水200毫升煮沸, 鴨蛋去殼打散, 倒入生薑湯中, 稍攪, 再加入白酒, 煮沸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

用法:每日1次, 吃蛋飲湯, 頓服, 可連服3日。

查看詳情

不同的感冒症狀用不同的療法

感冒兼陰虛用玉竹

出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幹、小便短少、舌紅少津等症狀時, 可能是出現了陰虛。 這時可遵醫囑酌情使用養陰的藥物如玉竹、麥冬等。

感冒兼陽虛用附子

患者除一般感冒症狀外還同時出現怕風、四肢冷、小便清長等表現, 可能是出現了陽虛。 這時可遵醫囑酌加溫陽的藥如附子、桂枝等。

感冒兼氣虛用黃芪

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 出現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倦怠無力、氣短懶言等氣虛感冒的症狀, 可以遵醫囑服用益氣的藥物如黃芪等, 扶正以祛邪, 使疾病儘快痊癒。 此外, 現代研究表明, 黃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對預防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感冒兼血虛用當歸

如果患者除感冒症狀外, 兼有面色蒼白、唇甲色淡、心悸頭暈等血虛表現, 可遵醫囑酌情服用補血的藥物如當歸等, 治以扶正祛邪、養血解表。

查看詳情

中醫按摩能治療感冒

大椎

第七頸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瘧疾、咳嗽、氣喘、骨蒸盜汗、癲癇、頭痛項強、風疹等效果較好。 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觸摸到此穴位, 可自我按揉點壓。

神闕

肚臍的中間, 即我們常說的肚臍眼。

按摩此穴位對感冒、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效果較好。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右手掌心置於肚臍, 左手重疊於右手背, 順時針方向摩50~100次;換左手在下, 逆時針方向摩50~100次, 以腹部發熱為宜;然後再以兩手掌心向內相重疊, 手心置於肚臍, 向下擦搓30~50次, 以下腹部發熱為宜。 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點揉按臍眼3~5分鐘。 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借助按摩儀均可施行。

足三裡

膝眼下3寸, 因是個強壯全身的穴位, 民間便有“揉揉按按足三裡, 相當吃只老母雞”的說法。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先屈膝, 將一手掌心正對膝關節髕骨上, 四指向下伸直, 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 然後用一指推法, 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

風門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這個穴位對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等症狀效果比較明顯。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上面的足三裡。

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此穴位對感冒、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裡。

查看詳情

肺炎偏方 便秘偏方 哮喘偏方 鼻炎偏方 頭痛偏方 咳嗽偏方 腎虛偏方 口臭偏方 腹瀉偏方

風門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這個穴位對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等症狀效果比較明顯。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上面的足三裡。

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此穴位對感冒、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裡。

查看詳情

肺炎偏方 便秘偏方 哮喘偏方 鼻炎偏方 頭痛偏方 咳嗽偏方 腎虛偏方 口臭偏方 腹瀉偏方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