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是你比較常見的問題, 很多人因為脾虛導致精神不濟且身體出現很多問題,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脾虛?脾虛表現在臉上是什麼樣的呢?脾虛應該怎麼辦呢?脾虛吃什麼食物好呢?下面文章為您詳細介紹, 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脾虛表現在臉上是什麼
1、嘴唇
一般情況來講, 脾胃好的人會有以下表現:嘴唇看著比較紅潤且光澤度比較好。 而那些脾胃不好的人則會出現嘴唇沒有血色、發白且乾燥容易裂口子。 而那些經常受到口臭、牙齦腫痛困擾的人, 大多是因為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緣故。
2、鼻子
由於脾胃的經脈和鼻子是連在一起的, 所以脾胃虛弱的情況下, 很容易會出現鼻腔裡面乾燥、流鼻血、流青鼻涕、嗅覺失靈的情況,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人鼻翼非常的紅, 這些大多是有胃熱的問題;而那些鼻頭發青且經常腹痛的人, 可以判斷出這類人的脾胃功能很差。
3、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 進而影響到肝, 肝開竅於目, 所以眼睛容易疲勞。 另外, 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 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 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4、耳朵
脾胃虛弱會導致人的腎氣不足, 常常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脾虛怎麼辦
保持好心情
研究發現好心情具有促進身體的抵抗力, 促進腸胃的消化能力調理脾胃的作用。 所以對於健康人而言日常只有保持一個好心情才能更好的促進腸胃系統的運行。
科學的飲食方式
食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病從口入, 飲食和人體的健康關係非常大。 如果我們平時能夠科學合理的飲食, 那麼是可以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的, 而一旦出現壞的飲食習慣, 那麼我們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 中醫上認為, 脾虛的人就應該按時按點的吃飯, 此外, 還要特別注重營養搭配, 平時的餐飲中要保證攝入一定的蔬菜、水果, 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能多吃。
適當的運動
研究發現每天睡覺前做腹部按摩對促進脾胃的正常支持具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經常參加一些如慢跑, 瑜珈, 體操等運動對促進腸胃的蠕動,
注意做好保暖
中醫認為風邪入體, 濕邪對身體的危害最大了。 同時老中醫還指出身體的很多疾病和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都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特別是秋冬季更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才能促進脾胃健康。 脾虛雖不足矣馬上致命, 但卻是百病生的根源, 因此日常一定要積極調理脾胃。
脾虛吃什麼
1、粳米
又被稱為“大米”。 性平味甘, 對於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處。 可以用來治療、改善因脾虛所致身體消瘦、煩悶、泄瀉、下痢等症狀。
推薦:粳米粥
粳米50克, 葡萄於10克, 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 加入葡萄乾, 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2、薏苡仁
味甘淡, 屬性微寒。 具有利水滲濕和止瀉的作用。
3、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 性平, 味甘, 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 益氣力, 禦風寒, 益顏色。 ”《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 暖胃, 肥五臟”。 脾虛之人, 可用番薯當主糧, 常食之。
4、小麥
小麥屬於性涼味甘的五穀類食物。 具有健心護腎、清熱止渴的功效。 適用於口乾舌燥、心煩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虛症狀。
5、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 性質溫和, 味甘, 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 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乾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6、芝麻油
芝麻油性涼味甘, 能夠潤滑腸道、預防大便幹結、幫助身體排毒解毒、治療食積腹痛、潰瘍等症
7、大棗
性溫, 味曾, 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健脾也可用山藥、白術、意米、土豆、白扁豆、紅薯等, 通常是長在地裡深處的都可以健脾。 用它們熬粥、婉肉、單煮均可, 如果放一點荷葉, 效果會更好。
總結:脾虛雖不是什麼疑難雜症, 但是如果脾虛長期困擾著你的身體也是一件非常揪心的事, 上文主要向大家介紹了脾虛如何辨別以及脾虛的調理方法, 希望患有脾虛的人可以耐心的去看看, 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