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急慢性中耳炎驗方

藥物組成:生半夏50克或韭菜榨汁20毫升, 加白礬5克, 攪勻裝瓶備用。

用法與用量:①生半夏50克研粉, 加入150克白酒, 泡24小時, 取清液滴耳, 每次1~2滴, 1天2次。 ②韭菜汁加白礬5克, 攪勻裝瓶備用。 每次2~4滴滴耳, 1天3次。

功能與主治:外用開泄結滯, 消腫止痛。 用於急、慢性中耳炎。

方解:本病屬中醫“膿耳”“耳疳”範疇。 中醫學認為耳為周身清陽交會之所, 通腎氣, 連肝、膽二經。 清·陳士鐸《辨證錄》曰:“少陽膽氣不舒, 而風邪乘之, 火不得散, 故生此病。 ”說明中耳炎一症, 蓋因患者肝膽失調, 清氣不舒, 風毒熱邪趁勢入侵體內, 循少陽經絡上蒸, 以致熱鬱血絡,

邪毒侵耳, 炎灼鼓膜, 以生炎症。 或因情志不暢, 肝失疏泄。 或膽經素有鬱熱, 循經入耳, 灼傷肌膜而腐爛成膿所致;或過食肥甘厚味, 使脾胃運化失職, 濕熱內蘊, 循經上犯, 停聚耳內, 蒸灼耳膜化腐而致;或思慮過度, 暗傷脾胃, 運化不健, 水濕內停濕邪上犯, 上圍耳竅;或先天不足、房室過度, 以致腎元虧損, 精不養耳, 以致耳竅空虛, 外邪乘虛而入同時又因耳竅空虛, 不能抗邪外出, 致使邪毒內停所致。 半夏, 味辛, 性溫, 為祛痰要藥, 溫可通, 辛能散, 故能燥濕化痰, 消痞散結, 臨床多內服用, 取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 尤生半夏性猛力大, 外用取其開泄結滯, 可消腫止痛。 治療因血滯痰凝所致諸症。 其止血、生肌、祛瘀、消腫之效卓然,
加以酒力助發以能消腫散結, 加快局部血運。 白礬酸澀, 性寒, 有毒歸肺、脾、肝、大腸、膀胱經, 為礦物質中藥。 白礬外用能解毒殺蟲, 燥濕止癢。 常用於疥癬濕瘡、癰疽腫毒、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等。 現代研究表明白礬具有抗菌作用、收斂作用等。 韭菜是一種常見的膳食佐料和調味品, 藥源廣泛。 《本草綱目》對韭菜有“……漆瘡作癢, 疣瘊為患, 韭葉杵敷”“八月開花成叢(叢), 收取醃藏供饌”和“……殺蟲, 去皮膚風毒”的記載。 韭菜性辛溫, 味酸澀, 具有溫陽、殺蟲、燥濕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韭菜葉含硫化物、苷類和苦味質, 根、葉搗汁外用, 有消炎止痛、消腫散結作用。 韭菜汁通過表面外塗、輕微搓擦按摩刺激, 使藥汁直達病灶。
韭菜汁與白礬同用, 共奏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功, 故用韭菜汁與白礬同用, 治療急慢性中耳炎可取滿意療效。

注意事項: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 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 後用棉花簽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 方可滴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