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頸椎病的問診

頸椎病是由於頸項部日常活動頻繁, 因而中年以後, 頸部常發生勞損, 包括頸椎骨刺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 當此類勞損性改變影響到頸部神經根, 或頸部脊髓, 或頸部主要血管等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 臨床上統稱為頸椎病, 亦稱頸椎綜合征。 可因先天畸形、頸椎隱裂、椎體融合、頸肋椎管狹窄等及後天肝腎虧虛, 筋骨衰退的共同作用, 或外部遭受急性頸椎外傷、慢性勞損、風寒濕邪、鄰近部位的瘡腫等諸多因素, 造成椎間盤退化, 小關節改變, 韌帶改變和骨質增生, 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

本病的病因病理過程複雜, 故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多種多樣, 包括頸背部疼痛, 不能俯仰、旋轉;有的引起一側肩臂疼痛、麻木或肌肉萎縮, 甚或肝腎久虛, 筋骨萎弱, 肢冷不溫, 肌肉萎細;如兼氣血不足, 經脈空虛, 筋骨失養, 可形成癱瘓重證。 其它還有相關表現。 其預後也隨證型的不同而不同。 總的治療原則為辨證分型治療, 配合手法、牽引、固定、針炎等綜合治療。

(一)問診要點

頸椎病系指頸椎間盤本身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 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並引起各種症狀和體征的一組複雜的症候群, 故也稱為頸椎綜合征。 臨床上, 一般多與落枕、肩關節周圍炎、頸肋和頸椎結核、高血壓、梅尼埃綜合征做鑒別。 本病主要通過X線診斷和臨床病史以確診。

本病是一組複雜的證候群,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症狀, 一般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

(二)分型問診

1.頸型頸椎病

問診:青壯年, 有過勞、寒冷刺激、姿勢不當等誘因, 頸肩部酸痛或鑽痛, 常伴頸部僵硬感, 頸部活動疼痛加劇, 疼痛部位深在而彌散, 向頸部及枕部擴散。 結合X線攝片, 生理曲度改變, 呈輕度臺階樣改變。

治法:以椎拿手法放鬆肌肉, 解除痙攣。 外用寒痛樂及麝香虎骨膏。 內服以舒筋活絡, 散風止痛為治則。 方用舒筋東加味。

2.神經根型頸椎病

問診:中老年發生, 頸肩背部酸痛、鑽痛或刀割樣痛, 可由頸根部呈電擊祥向肩、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 疼痛與頸部的姿勢和活動有關,

一般頭頸部的過屈、過伸或旋轉等活動常可誘發或加劇疼痛。 多數患者單側患肢有沉重無力、麻木、手指發涼或蟲爬祥感覺, 也可雙側。 某些可引起上肢部分肌力減弱, 肌肉萎縮。

治法:推拿療法多以松筋法、點按彈拔法、定位旋轉、抖臂手法。 內服以養血活血, 益氣通絡為治則。 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東加味。 如疼痛劇烈者, 應驅風散寒, 舒筋通絡。 方用桂枝附子東加減。

3.脊髓型頸椎病

問診:中老年人多出現雙下肢無力, 發緊, 抬步沉重, 行走笨拙, 腳尖不能離地, 甚至因站立不穩而跪倒或跌倒。 雙上肢沉重無力, 動作不靈活, 手部發涼等。 部分病人可出現胸腹部束帶感, 個別病人可有尿急或排尿、大便困難。 絕大多數患者痛、溫覺減退,

但其平面與實際分離。

治法:診斷明確後應爭取早期手術。 中藥治療應以滋補肝腎, 強筋壯骨為原則。 方用強筋壯骨湯、補陽還五湯。 成藥常用健步虎潛丸、健身全鹿丸等。

4.交感型頸椎病

問診:頸部主要為酸困、壓迫性或鈍痛, 其部位多深在而模糊。 有頭痛, 後枕部疼痛, 頭暈, 眼乾澀, 瞼裂增大, 視物模糊, 眼窩脹痛等頭、眼部症狀, 交感神經長期受刺激, 尚可引發肢體發涼怕冷、麻木、發紺、水腫等周圍血管症狀;亦可出現一側面部無汗或多汗。 有的患者可出現頸性心痛、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症狀。

治法:舒筋活絡、散風止痛。 方用舒筋東加味。 肝腎不足者, 則應補肝腎, 強筋骨, 常用補腎壯筋丸。 可行星狀神經節封閉, 及對症手法治療。

5.椎動脈型頸椎病

問診:頸肩部疼痛、眩暈為本病的主要症狀, 只是程度不同, 常與頸部旋轉活動有關。 常伴有複視、視力模糊、近視、健忘等症狀。 多自訴偏頭痛, 或有猝倒, 其發生多與某一體位轉頭有關。 椎動脈造影可明確診斷。

治法:患者體質肥胖, 多由痰飲為患, 治以化痰利濕, 舒筋通絡。 方用溫膽東加減。 若患者體質虛弱, 心悸氣短者, 治以益氣養血, 舒筋通絡。 方用歸脾東加味。

6.混合型頸椎病

問診:症狀較複雜, 以上各類型症狀均可出現。 應仔細詢問, 詳細檢查, 以瞭解其各型的偏重程度。

治法:根據其各型偏重程度。 予以辨證論治, 並進行綜合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