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以艾葉為原料, 從而達到養生祛病的功效。 艾灸有很好的延年益壽功效。 通過灸身體某些特定穴位, 可以養護陽氣、防病保健。 所以現在普遍推薦溫和的艾灸, 以不起泡為宜。 一般, 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與身體相距約3—5釐米, 具體以個人耐受能力為原則, 不必強忍疼痛。 如果灼燒感很明顯, 應該隨時調整, 比如離身體再遠一些或停止治療, 以免弄傷皮膚
艾灸是以艾絨為主要材料製成的艾條, 點燃以後, 在體表的一定穴位熏灼, 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 它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及防病保健等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 艾灸也是有適應症的, 它適用於虛寒體質的患者, 如常感畏寒怕冷、腰腿疼痛、腹部冷痛、常年腹瀉大便不成形、痛經等症。 若患者屬熱性體質如常感口幹、口苦、大便乾燥及陰虛火旺體質如感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則不宜用艾灸治療, 因為艾灸屬於溫熱療法, 用之不當則更傷陰液, 加重火熱之症。

1、延年益壽保健灸: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關元(腹正中線臍下3寸)、足三裡(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 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
2、胃痛:中脘(腹正中線臍上4寸)、足三裡。
3、小兒遺尿:關元、足三裡。
4、慢性腹瀉:天樞(臍中旁開2寸)、中脘、足三裡。 注意:每次灸療時間最好大於30分鐘, 才能取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