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由工蜂採集花蜜釀制而成,
高品質的蜂蜜是極佳的綠色食品;蜂王漿是工蜂咽腺分泌的白色乳狀物,
是一種供蜂王食用的特殊營養物質,
其產量有限,
但有明顯的醫療保健作用。
蜂蜜和蜂王漿具有補中潤燥,
緩急解毒的作用,
其食療保健效果較好,
用它來治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便秘等確有一定療效。
那麼糖尿病人能否吃蜂蜜呢?
據分析,
每百克蜂蜜中含碳水化合物75.6克,
蛋白質0.4克,
脂肪19克,
水分20克,
還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元素(鉀、鈉、鈣、鎂)及維生素和蜂膠、蠟、色素等。
由此可見,
蜂蜜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類),
且含量極高。
進一步分析,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約為35克,
果糖40克左右,
蔗糖約2克,
糊精約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為單糖,
進入腸道後無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
使血糖升高,
蔗糖和糊精略經水解後即可被吸收,
因此,
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別明顯。
從這一點來看,
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其二,
任何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
需食用一定量和一定時間後才會體現其保健效用。
據文獻報導,
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每天需服用蜂蜜50克以上、時間三個月以上才會顯效。
假若糖尿病人如此長期、大量地服用蜂蜜,
其血糖在一天內可能會出現大起大落,
這種血糖的不穩定對病情的控制極為不利,
即便蜂蜜有某些保健功效,
最終也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