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疾病的患者來說, 環境氛圍的影響, 親人的關愛和理解是説明他們走出心理陰影、緩解精神痛苦、重拾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因而家庭心理治療被很多心理醫生應用于正規的心理治療方案中。 那麼家庭心理治療的內容是什麼, 又是怎樣幫助“心病”患者治療的呢?
1、什麼是家庭心理治療
心理專家表示, 家庭心理治療是針對“家庭”對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療。 家庭治療的特色是把焦點放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上。 在家庭心理治療理論中, 家庭是一個群體, 需以組織結構、交流、扮演角色、聯盟與關係等觀點來瞭解。

這種理論認為, 在一個家庭裡, 任何成員所表現的行為, 都受其他成員的影響;個人的行為也影響著其他成員。 這種緊密相關的連鎖反應, 可導致許多所謂病態的家庭現象;而一個人的病態行為, 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員的心理需要而被維持。
2、家庭心理治療的治療目的
家庭心理治療的目標是協助一個家庭消除異常或病態的情況, 以便能執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這種健康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有健全的“家庭結構”。 家庭內部有適當的領導、組織與權威分配, 沒有散漫或獨權的現象;成員之間的角色清楚且適當, 沒有畸形的聯盟關係。

(2)、有良好的交流。 能維持交流功效;成員之間有情感, 相互提供情感支持, 能團結一致應付困難;對內有共同之“家庭認同感”, 對外有適當的“家庭界線”。
3、家庭心理治療中家屬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要求來訪者能夠投入到整個過程中, 因此特別提醒, 家庭治療需要家庭成員自願投入到諮詢過程當中。 比如家庭心理治療遺尿症, 家長要帶孩子進行治療前, 需征得孩子同意。 那些被強迫或者被欺騙而來的孩子, 治療效果不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