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證的臨床表現

血證具有明顯的證候特徵, 即表現血液或從口、鼻, 或從尿道、肛門, 或從肌膚而外溢。 出血既是一個常見的症狀, 又是一個常見的體征, 患者及家屬一般均對此高度重視, 常能做到快速求醫診治。

血證以出血為突出表現, 隨其病因、病位的不同, 而表現為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隨病情輕重及原有疾病的不同, 則有出血量或少或多、病程或短或長及伴隨症狀等的不同。 與出血同時出現的症狀及體征, 以火熱亢盛、陰虛火旺及正氣虧虛證候為多見, 所以掌握這三種證候的特徵, 對於血證的辨證論治具有重要意義。

熱盛迫血證:多發生在血證的初期, 大多起病較急, 出血的同時, 伴有發熱, 煩躁, 口渴欲飲, 便秘, 尿黃, 舌質紅, 苔黃, 少津, 脈弦數或滑數等症。

陰虛火旺證:一般起病較緩, 或由熱盛迫血證遷延轉化而成。 表現為反復出血, 伴有口乾咽燥、顴紅、潮熱、盜汗、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症。

氣虛不攝證:多見於病程較長, 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 表現為起病較緩, 反復出血, 伴有神情倦怠, 心悸, 氣短懶言, 頭暈目眩, 食欲不振, 面色蒼白或萎黃, 舌質淡, 脈弱等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