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癭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風熱痰凝頸部結塊疼痛, 色紅灼熱;伴寒戰高熱, 頭痛, 咽幹;苔薄黃, 脈浮數或滑數。

辨證分析:風熱客於肺胃, 灼津為痰, 積熱挾痰上壅, 蘊結於結喉, 故頸部結塊;風熱痰凝, 蘊阻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 故結塊疼痛;毒熱熾盛, 故見寒戰高熱、咽幹、脈滑數等熱象;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上壅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化痰。

方藥:牛蒡解肌東加減。

2、氣滯痰凝頸前腫塊堅實, 輕度脹痛, 按壓腫塊疼痛反射至後枕部;有時伴見喉間梗塞感;苔黃膩, 脈弦滑。

辨證分析:內有肝鬱胃熱, 灼津為痰, 氣滯痰凝, 蘊結結喉部, 故頸前腫塊堅實、脹痛;腫甚夾喉,

故有喉間梗塞感;苔黃膩、脈弦滑為痰熱蘊阻之象。

治法:疏肝清熱, 化痰散結。

方藥:柴胡清肝東加減。

二、外治法

1、初期宜用箍圍藥, 如金黃散、四黃散、雙柏散、玉露散, 冷開水或蜂蜜調成糊狀外敷, 每日1—2次。

2、膿腫期腫塊處有明顯波動感者, 可切開引流或穿刺抽膿。

3、癒合期膿淨後可用生肌散外敷, 促進傷口癒合。

預防與調攝

1、保持心情舒暢。

2、乎素加強鍛煉, 增強機體抵抗力。

3、病發時忌食辛辣炙博食物。

4、病重者需臥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暢。 切開引流者注意預防氣管痙攣的發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