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氣滯血瘀型小兒腹痛

證候表現:腹痛經久不愈, 痛有定處, 痛如錐刺, 或腹部症塊拒按, 肚腹硬脹, 青筋顯露, 舌紫黯或有瘀點, 脈澀, 指紋紫滯。

病因病機:本證以痛有定處, 痛如錐刺, 拒按或腹部癓塊為特徵, 常有外傷、手術或症瘕等病史。 同時, 瘀血亦可導致氣滯, 故常表現為痛而兼脹, 其症塊隨病位而定。

治則治法:活血化瘀, 行氣止痛。

處方:少腹逐瘀東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二十五節腹痛(章)

原文:氣滯血瘀證候腹痛經久不愈, 痛有定處, 痛如錐刺, 或腹部症塊拒按, 肚腹硬脹, 青筋顯露, 舌紫黯或有瘀點, 脈澀,

指紋紫滯。 辨證本證以痛有定處, 痛如錐刺, 拒按或腹部癓塊為特徵, 常有外傷、手術或症瘕等病史。 同時, 瘀血亦可導致氣滯, 故常表現為痛而兼脹, 其症塊隨病位而定。 治法活血化瘀, 行氣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東加減。 常用肉桂、乾薑、小茴香溫通經脈;蒲黃、五靈脂、赤芍、當歸、川芎活血散瘀;延胡索、沒藥理氣活血, 軟堅止痛。 兼腹痛者, 加川楝子、烏藥以理氣止痛;有症塊或有手術、外傷史者, 加三棱、莪術散瘀消症。 這類藥物易於傷津耗血, 去病大半則停服, 康復期應加用補氣之品, 如黃芪、人參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