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乳食積滯型小兒腹痛

證候表現:脘腹脹滿, 疼痛拒按, 不思乳食, 喛腐吞酸, 或腹痛欲瀉, 瀉後痛減, 或時有嘔吐, 吐物酸餿, 矢氣頻作, 糞便穢臭, 夜臥不安, 時時啼哭, 舌淡紅, 苔厚膩, 脈象沉滑, 指紋紫滯。

病因病機:有傷乳傷食病史, 脘腹脹滿, 疼痛拒按, 不思乳食是本證的特徵。 吐物酸餿, 矢氣頻作, 糞便穢臭, 腹痛欲瀉, 瀉後痛減, 皆是傷乳傷食之表現。 本證可與腹部中寒、脾胃虛寒、胃熱氣逆證候並見。

治則治法:消食導滯, 行氣止痛。

處方:香砂平胃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二十五節腹痛(章)

原文:乳食積滯證候脘腹脹滿,

疼痛拒按, 不思乳食, 喛腐吞酸, 或腹痛欲瀉, 瀉後痛減, 或時有嘔吐, 吐物酸餿, 矢氣頻作, 糞便穢臭, 夜臥不安, 時時啼哭, 舌淡紅, 苔厚膩, 脈象沉滑, 指紋紫滯。 辨證有傷乳傷食病史, 脘腹脹滿, 疼痛拒按, 不思乳食是本證的特徵。 吐物酸餿, 矢氣頻作, 糞便穢臭, 腹痛欲瀉, 瀉後痛減, 皆是傷乳傷食之表現。 本證可與腹部中寒、脾胃虛寒、胃熱氣逆證候並見。 治法消食導滯, 行氣止痛。 方藥香砂平胃加減。 常用蒼術、陳皮、厚樸、砂仁、香附、枳殼理氣行滯;焦山楂、焦神曲、炒麥芽消食化積;白芍、甘草調中和營。 腹脹明顯, 大便不通者, 加檳榔、萊菔子通導積滯;兼感寒邪者, 加藿香、乾薑溫中散寒;食積蘊鬱化熱者, 加生大黃、黃連清熱通腑, 蕩滌腸胃之積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