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胃黃連片

上火容易引發的症狀很多, 我們應該多多注意。 例如口舌生瘡就是上火引起的比較多。 治療口舌生瘡, 還是需要能夠清熱瀉火的藥物比較有效。 清胃黃連片的功效就是治療這些症狀的, 有需要的朋友一起來看清胃黃連片的用法!

藥品類型

非處方藥。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後顯棕色至棕褐色;味苦。

主要功效

清胃瀉火, 解毒消腫。

適用病症

用於肺胃之火所致的口舌生瘡, 齒齦, 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8片, 一日2次。

藥性分析

方中黃連、石膏、黃芩、梔子、黃柏清泄胃火及三焦之熱;地黃、丹皮、赤芍涼血清熱;連翹、桔梗清熱解毒,

利咽消腫;玄參、知母、天花粉清熱養陰生津;甘草清熱解毒, 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 共奏清胃瀉火, 解毒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2、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服藥後大便次數每日2到3次者, 應減量;每日3次以上者, 應停用並向醫師諮詢。

4、服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 或加重者, 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5、小兒、孕婦、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若需使用, 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過敏體質者慎用。

7、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

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

口舌生瘡

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 部分患者常反復發作, 甚至潰瘍久不癒合。 多由心脾積熱, 外感熱邪, 或脾胃濕熱, 陰虛陽亢所致。 古代文獻中, 又稱此病為口破、口疳、口瘍, 發生在舌的稱舌瘍。 可見于現代醫學的口腔潰瘍。 瘡瘍皆屬於火, 但有實火與虛火的區別, 如因煙酒不節, 或多食肥甘厚味, 留滯生熱, 或外感風熱、濕熱之邪, 入裡化火, 或情志鬱結, 久而化火, 多屬實火;素體陰虛, 熱病傷陰, 或睡眠不足, 長期疲勞而致人身體衰弱。

臨床表現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口腔黏膜反復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小潰瘍, 可單發或多發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分, 有劇烈的自發痛, 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

局部症狀比較顯著, 全身症狀多不明顯。 發現本病時多在潰瘍期, 潰瘍直徑2~3毫米, 底淺, 邊緣整齊, 周圍有紅暈, 潰瘍面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覆蓋, 有劇烈的燒灼樣痛, 遇冷、熱、酸、鹹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 語言、飲食均感困難, 持續4~5天后轉入癒合期, 癒合不留任何瘢痕, 但可以反復發作。

好發於青壯年, 女性多於男性。 發病進唇、頦、舌邊緣、牙齦等處出現孤立的圓形成橢圓形成淺層小潰瘍, 有的同時多處發生。 疼痛劇烈似燒灼樣。 隨天氣、情緒、勞累等因素可復發。 本病可遷延數年, 數十年不愈。 中醫將本病分實火、虛火兩型, 前者表現是惡寒、發熱、頭痛、便秘、溲黃、舌苔黃厚乾燥, 有時伴頜下淋巴結大疼痛, 後者可無明顯全身症狀或有低熱。

一些人伴有口燥, 咽幹、手心燙、失眠、多夢、舌苔剝落等。

結語:有關清胃黃連片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清胃黃連片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瞭解了。 清胃黃連片能治療口舌生瘡, 主要是上火引起的。 對於口舌生瘡的症狀, 上述也介紹了, 大家對比一下, 需要的可以服用清胃黃連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