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參歸湯

《嵩崖尊生》卷十四:參歸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麥冬 熟地各6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12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3克 生地2.4克 竹葉10片

【功能主治】主產後氣血不足, 手足拘攣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竹林女科證治》卷三:參歸湯

【處方】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 人參各3克 乾薑 肉桂各1.5克

【功能主治】主產後血暈。

汗多, 加黃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竹林女科證治》卷三

《葉氏女科》卷三:參歸湯

【處方】川芎1錢, 當歸1錢, 人參1錢, 乾薑5分, 肉桂5分。

【功能主治】臨產失血過多, 虛熱太甚, 目暗神昏, 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汗多, 加黃耆。

【摘錄】《葉氏女科》卷三

《石室秘錄》卷六:參歸湯

【處方】人參2兩, 當歸2兩, 荊芥1錢。

【功能主治】產後下利厥逆, 躁不得臥, 或厥不得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六

《萬氏家抄方》卷六:參歸湯

【別名】參歸化毒湯

【處方】黃耆、人參、當歸、牛蒡子、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痘疹虛弱不靨。

【用法用量】參歸化毒湯(《片玉痘疹》卷十)。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萬氏家抄方》卷六:參歸湯

【處方】當歸7分, 人參7分, 黃耆7分, 白術7分, 甘草3分, 川芎7分,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分,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7分。

【功能主治】痘瘡氣血俱虛4-5日稠密, 根窠不紅, 頂陷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 水煎服。

發難起,

臨服加酒1栗殼;無光澤, 加荔枝的功效與作用1枚;小便赤, 加茯苓、滑石;身表大熱不退, 必生癰毒, 加連翹、丹皮、生地、柴胡的功效與作用、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鼠粘子;腹脹, 加厚樸的功效與作用、陳皮、木香;腹痛, 加木香;吐涎沫, 加制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喉痛、加桔梗、大力子、連翹;不收靨, 加芍藥、木通。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痘疹仁端錄》卷十一:參歸湯

【處方】人參7錢, 歸身7錢, 酒芍3錢。

【功能主治】嬰兒未滿1歲出痘, 血氣不足, 瘡不肥滿。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 與乳母共服。

瀉, 加訶子;渴甚, 加參;痰, 加白術、陳皮;瘡白, 盜汗, 加酒耆、酒芍。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蘭室秘藏》卷下:參歸湯

【處方】黃耆7分, 甘草5分,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5分, 柴胡4分, 草豆蔻仁4分, 升麻4分, 當歸身3分,

熟地黃2分, 人參2分, 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少許,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少許。

【制法】上銼, 如麻豆大, 都作1服。

【功能主治】氣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2盞, 煎至1盞, 去滓, 食遠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胎產心法》卷下:參歸湯

【處方】當歸(酒洗), 炮姜1錢, 人參8分, 白芍(炒)8分, 川芎8分, 炙草8分。

【功能主治】產後陰陽不和, 乍寒乍熱。

【用法用量】方中當歸用量原缺。

【摘錄】《胎產心法》卷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