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肝血管瘤的中藥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

治療肝血管瘤的中藥方有哪些?肝血管瘤(中醫名為:肝症瘕)是一種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 小者可無症狀, 大者則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噯氣、脅脹痛等症狀。 下面介紹幾個治療肝血管瘤的中藥方, 有需要的來看看吧。

一、治療肝血管瘤的中藥方:

藥方1

組成:阿魏、柴胡、甘草各5g, 當歸須、赤芍各15g, 桔梗5g。

制用法:水煎內服, 每日1 劑。

藥方2

組成: 黃芪、土茯苓各30g, 黨參、蜀羊泉各20g, 生地黃、何首烏、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靈脾、黃柏、知母各12g, 劉寄奴、田基黃、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 每日1劑, 水煎分2~3次內服,

3個月為1個療程, 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

藥方3

組成:黨參30g, 赤芍、枳殼、郁金、白術、鱉甲各15g, 當歸、柴胡、茯苓、雞內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 三棱、莪術各10g, 丹參、何首烏各20g。

制用法:每日1 劑, 水煎內服。

藥方4

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殼、甘草、丹參、劉寄奴各10g, 鱉甲6g。

加減: 肝質硬者, 加三棱、莪術、黃芪;神疲乏力者, 加黨參、茯苓、白術;結石者, 加大黃、金錢草;脅脹痛者, 加絲瓜絡、金橘葉。

制用法: 將上藥研為粗末, 每日1劑, 水煎服。 每次煎40分鐘。 配用蜈蚣12條, 參三七15g, 土鼈蟲30g, 研末裝膠囊。 3粒(約1g)/次, 3次/日, 口服。

藥方5

組成: 紫丹參、生牡蠣(先煎)、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各30g, 三棱、莪術、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 當歸尾、藏紅花、制香附、乳香、沒藥、淡子芩各10g。

制用法:本方亦可隨症加減。 每日1劑,

水煎服。 並服水蛭膠囊2粒(每粒含水蛭乾粉0.5g)/次, 2次/日。

藥方6

組成:熊膽、珍珠、七葉一枝花、田七、牛黃適量。

制用法:以上藥材焙乾, 研為細末調勻, 每服一克。 可通竅止痛, 活血化瘀。

二、中醫辨證治療肝血管瘤:

中醫古籍對肝血管瘤(肝症瘕)頗多認為是七情內傷, 導致肝氣鬱滯, 氣滯血瘀, 瘀積日久, 則成症瘕。

肝血管瘤的病因以氣滯血瘀者為多件, 或因飲食失節, 脾虛失運, 水濕不化, 聚而成痰, 痰滯脈絡, 與血氣相結聚積而成症瘕。 對肝血管瘤病治療, 多採用行氣疏肝、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 但在具體治療中應分辨氣滯、血瘀之偏重。

如以血瘀為主, 就採用以下藥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黃、赤芍清熱涼血止痛;柴胡、黃皮核、素磬針等理氣開鬱;丹參紅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軟堅散結、走竄經絡。

如以氣滯為主, 就採用以下藥物:柴胡、郁金、黃皮核、素磬針等行氣解鬱;配丹參、紅花、三棱、莪術、大黃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軟堅散結、通絡止痛。 再配合口服“熊膽丸”和“丹火透熱療法”, 療效更佳。 症瘕之症, 與一般的氣滯血瘀病症不同, 其往往淤積日久, 非單純行氣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以上介紹的治療肝血管瘤的中藥方服用前最好諮詢醫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