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冬季小兒咳嗽的中醫治療偏方

咳嗽是小兒常見病的一種肺系病症。 幼兒抵抗力較差, 冬季容易感染肺系疾病, 進而咳嗽。

有聲無痰為咳, 有痰無聲為嗽。 此病相當於西醫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咽炎等。 小兒咳嗽發生的原因, 主要為感受外邪, 其中以感受風邪為主, 肺脾虛弱則是此病的內因。 小兒肌膚柔弱, 加之冷暖不能自調, 寒熱燥濕每與內邪相合襲人。 外風與內生之痰濁相合壅遏肺氣, 使宣發肅降之氣不行則形成咳嗽。

那麼小兒咳嗽吃什麼好的快, 目前中醫推薦咳嗽偏方, 而不建議用西醫。 那麼究竟小兒咳嗽有什麼中醫咳嗽偏方呢?

1、風寒咳嗽:咳嗽頻作, 咽癢聲重, 痰白清稀, 鼻塞流涕, 惡寒少汗, 或有發熱頭痛, 全身酸痛, 舌苔薄白, 脈浮緊, 指紋浮紅。 治法:散寒宣肺。 方藥(金沸草散加減):旋複花5克, 前胡、荊芥各3克, 細辛2克, 半夏3克, 茯苓10克, 麻黃2克, 杏仁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2、風熱犯肺:咳嗽不爽, 痰黃黏稠, 不易咯出, 口渴咽痛, 鼻流濁涕, 伴有發熱頭痛, 惡風, 微汗出, 舌質紅、苔薄黃, 脈浮數, 指紋紅紫。 治法:疏風肅肺。 方藥(桑菊飲加減):桑葉、菊花各5克, 薄荷、連翹各3克, 石膏10克, 天花粉5克, 浙貝母5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3、痰濕咳嗽:咳嗽重濁, 痰多壅盛, 色白而稀, 胸悶納呆, 苔白膩, 脈濡。 治法:化痰燥濕。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東加減):陳皮、半夏各5克, 茯苓10克, 甘草3克, 蘇子、萊菔子、白芥子各5克, 蒼術、厚樸、杏仁各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4、痰熱咳嗽:咳嗽痰黃, 稠黏難咯, 面赤唇紅, 口苦作渴, 或有發熱、煩躁不寧, 尿少色黃,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 指紋色紫。 治法:清肺化痰。 方藥(清寧散加減):桑白皮、前胡、栝樓皮各5克, 葶藶子3克, 茯苓10克, 浙貝母、車前子各5克, 黃芩3克, 魚腥草10克, 甘草2克, 竹瀝、海浮石、淡竹葉各3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5、陰虛咳嗽:乾咳無痰, 或痰少而黏, 不易咯出, 口渴咽幹, 喉癢聲嘶, 手足心熱, 或咳嗽帶血, 午後潮熱, 舌紅少苔, 脈細數。 治法:滋陰潤肺, 兼清餘熱。 方藥(沙參麥冬東加減):沙參10克, 麥門冬、玉竹各5克, 天花粉、扁豆各8克, 桑葉、甘草各3克, 川貝母2克(研末, 沖服), 炙枇杷葉、海浮石各5克。 水煎服, 每天1劑。

對於咳嗽頻作, 痰鳴量多還可配合超聲霧化劑吸入療法,

以達到化痰止咳的目的。 咳嗽反復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 根據天人相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理, 於三伏、三九天採用中醫外治療法、穴位貼敷治療, 可提高患兒抵抗力, 減輕病症。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要加強調護, 注意休息,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 室溫以18~20攝氏度為宜, 相對濕度約60%。 咳嗽重的患兒可影響睡眠, 應保持室內安靜。 經常變換體位及拍打背部, 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飲食應予宜消化富含營養之食品。 一般不需要改變原有的餵養方法, 咳嗽時應停止喂哺或進食, 以防食物嗆入氣管, 年長兒飲食宜淡, 不食辛辣油膩之物, 少食生冷、甘甜、過鹹之品。

在預防反復方面, 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加強身體鍛煉, 避免感受風邪,

平素可口服一些益肺補中的中成藥, 以增強小兒抵抗力, 積極預防感冒, 避免與煤氣煙塵等接觸, 減少不良刺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