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 在子宮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腸、肺、乳腺等部位發生出血, 稱為倒經, 這種倒經現象的女子常伴有月經量少或停經, 時間長了, 會引起月經週期紊亂, 或貧血。 所以要積極治療。 平日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精神刺激, 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也可有效地防治月經倒流之症。
西醫治療:
1、局部止血表淺出血如鼻、眼瞼、外耳道以及皮膚等處可用壓迫、鐳射、電灼等止血;鼻出血時也可用麻黃堿、萘甲唑啉(鼻眼淨)之類能使血管收縮的藥水棉球塞入鼻腔以止血。 局部處理很重要。 一旦出現鼻出血, 可用乾淨的棉花或軟紙填塞鼻腔,
2、激素治療可用孕激素。
中醫藥治療 :
1、肝經鬱火型:患者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口鼻出血, 量較多, 色紅, 有塊, 伴有心煩易怒, 頭昏耳鳴, 目赤口渴, 或乳脅脹痛, 經期常提前, 月經量少, 舌紅苔黃, 脈弦數等。 治宜疏肝清熱, 引血下行。 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處方:當歸, 白芍, 柴胡, 茯苓, 薄荷, 丹皮, 梔子, 生地, 黃芩, 龍膽草, 甘草, 白茅根, 茜草。
2、肺腎陰虛型:患者表現為經將淨或經淨後衄血或吐血、血量少、色鮮紅,
3、胃火熾盛型:患者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吐血、衄血、便血, 量較多且鮮紅, 伴有渴思飲、胸中煩熱、口氣臭穢、牙齦腫痛、咽幹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等。 治宜清胃瀉火, 引血下行。 方用白虎湯合瀉心東加減, 處方:生石膏, 黃連, 大黃, 黃芩, 生地, 知母, 丹皮, 梔子, 白茅根, 藕節, 仙鶴草, 生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