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寶寶的常見疾病, 而且父母在護理寶寶腹瀉時常存在一定的誤區, 那麼寶寶腹瀉要不要禁食, 寶寶腹瀉可以吃東西嗎?
禁食不利於寶寶營養維持
譚女士的寶寶得了過食性腹瀉, 每天拉稀水便六七次, 還伴有嘔吐。 擔心不已的譚女士看寶寶吃了就腹瀉, 就聽從老人家的建議, 決定給寶寶禁食, 餓得孩子哭鬧不止, 腹瀉症狀也未減輕。
民間主張對急性腹瀉採用禁食8~12小時, 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實際上是錯誤的。 研究表明, 即使急性腹瀉時, 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會完全消失, 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
3款食譜治療小兒冬季腹瀉
1、山藥羊肉粥
材料:羊肉250克、鮮山藥500克、糯米500克。
做法:羊肉、鮮山藥煮爛, 入糯米, 加水適量煮粥市食。 每日早晚服用。
食療功效:補脾止瀉, 補氣暖胃。
2、胡蘿蔔粥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其所含的果膠能夠促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 是一種很好的止瀉食物。
食材:粳米100克, 胡蘿蔔1根。
做法:
(1)胡蘿蔔洗淨, 去皮切成丁;粳米洗淨。
(2)將胡蘿蔔和粳米一起放進鍋中,
(3)轉小火, 煮成粥即可。
3、鯽魚羹
材料:蓽茇10g、縮砂仁10g、陳皮10g、大鯽魚1000g、大蒜2頭、胡椒10g、蔥、食鹽、醬油、泡辣椒、菜油各適量。
做法:
將鯽魚去鱗、鰓和內臟, 洗淨。 在鯽魚腹內裝入陳皮、縮砂仁、蓽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蔥、食鹽、醬油備用。
在鍋內放入菜油燒開, 將鯽魚放入鍋內煎熟, 再加入水適量, 燉煮成羹即成。 空腹食之。
食療功效:
本方有醒脾暖胃之功, 適用於脾胃虛寒之慢性腹瀉、慢性痢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