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口腔潰瘍應該如何處理

口腔潰瘍, 又稱為“口瘡”, 該病多數發生在20歲至50歲之間, 發病時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現象。 該病為病毒感染所致, 當人們被感染後病毒即存在體內, 藏在表皮下的血管, 並在細胞核中繁殖, 當身體免疫系統異常時, 這些病毒會特別活躍, 病情也會明顯惡化。

專家認為, 口腔潰瘍也屬於一種“現代文明病”, 因為有許多患者是在過度疲勞後發病的。 此外, 口腔潰瘍也被認為與遺傳、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如女性月經前口腔潰瘍會有惡化情形, 更年期婦女病例有增多現象, 但懷孕期婦女則發病率較低, 這些現象都顯示潰瘍的發生受荷爾蒙變化影響。

由上述可知, 口腔潰瘍有那麼多的危害,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1、保證B族維生素的攝入:

很多口腔潰瘍的發生與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 特別是維生素B, 煙酸等。 很多日常生活的烹調行為與此有關。 如洗米、蒸飯等, 可造成B族維生素的大量丟失;長期進食精米麵、長期吃素食, 同時又沒有其他的補充, 很容易造成B族維生素的缺失。

建議:應做到主食粗細搭配、葷素搭配。 多進食糙米、瘦肉、奶類、硬果類食物。 如果有吃素的習慣。 應注意進食豆類製品和蛋類製品。

2、注意補充卵磷脂:

長期不吃雞蛋黃導致的“爛嘴角”和口腔潰瘍。 就是因為缺乏蛋黃中富含的卵磷脂。

建議:每日進食雞蛋1個, 長期堅持,

應能收到好的效果。

特別提醒:對已有高脂血症的患者, 可採用隔日進食一個雞蛋的辦法, 不會導致血膽固醇增加。 同時又能保證卵磷脂的攝入。

3、保證優質蛋白質攝入:

優質蛋白質是修復口腔潰瘍創面所必需的營養素。 牛奶、雞蛋、瘦肉、海產品。 豆類等均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 每日應保證一定的攝入量。

建議:每日1袋牛奶、1個雞蛋、2兩瘦肉或海產、2兩豆類製品, 基本能滿足常人優質蛋白攝入。 在出現口腔潰瘍後, 可適當增加1袋牛奶或2個雞蛋或1兩瘦肉。 長期吃素者, 要保證豆類攝入, 以滿足蛋白質所需。

4、多吃新鮮的蔬菜(每日0.5公斤以上)、水果(每日2~3個)、多飲水(每日1500~2000毫升)、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補充劑, 對防治口腔潰瘍都有幫助。

5、注意口腔衛生

建議:經常出現潰瘍者, 不妨每日晨起用淡鹽水漱口, 可能有一定效果。

飲食禁忌

1、禁食辛辣、香燥食物避免生熱化火, 灼傷口腔粘膜。 例如:羊肉、狗肉、辣椒、香菜、花椒、胡椒、咖喱及楊梅、櫻桃。

2、禁食粗纖維、多渣、堅硬之物避免加強物理刺激, 擴大潰瘍面。 例如:芹菜、梨、乾果。

3、禁煙、酒、濃茶、咖啡。

4、禁食煎、烤、炸、醃制的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