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相當多的寶寶會出現麻疹的症狀, 因此帶給孩子相當多的傷害, 影響到了他們的成長, 媽媽們要將麻疹重視起來, 而且要認真瞭解一些麻疹的發病原因才可以, 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因素誘發了麻疹的出現呢, 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小兒麻疹的病因:
麻疹是急性病毒傳染病中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 麻疹在臨床上表現的特徵通常為發熱, 咳嗽, 鼻炎, 結膜炎, 頰或唇粘膜出現粘膜疹(koplik斑)和皮膚散在的斑丘疹。 病因學和發病機制, 麻疹由副粘液屬的麻疹病毒引起, 麻疹(與水痘相仿)是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
傳染期從出疹前2~4日持續到出疹後2~5日。 皮疹消退時病毒已從鼻咽部分泌物中消失。 在疹後出現輕度脫屑時, 已不再具有傳染性。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通常與以前曾接受過麻疹滅活疫苗(現已不再使用)免疫有關。 據推測, 滅活的麻疹病毒疫苗不能阻止野毒株病毒感染並能使病人致敏, 以致臨床表現明顯改變。 不過已經知道, 使用麻疹減毒活疫苗也會發生非典型麻疹綜合征, 這很可能是由於貯藏不當致使滅活不全的結果。
流行病學, 在廣泛進行計畫免疫接種之前, 麻疹每2~3年流行一次,
小兒麻疹的危害性特別的嚴重, 會有很多的兒童出現小兒麻疹的症狀, 下面看看患兒的護理工作:
高熱的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至皮疹消退、體溫正常。 室內宜空氣新鮮, 每日通風2次(避免患兒直接吹風以防受涼), 保持室溫於18~22C, 濕度50%~60%。 衣被穿蓋適宜, 忌捂汗, 出汗後及時擦乾更換衣被。 監測體溫, 觀察熱型。 高熱患兒可用小量退熱劑, 忌用醇浴、冷敷,
皮膚粘膜的護理, 及時評估透疹情況。 保持床單整潔乾燥與皮膚清潔, 在保溫情況下, 每日用溫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 腹瀉兒注意臀部清潔, 勤剪指甲防抓傷皮膚繼發感染。 如透疹不暢, 可用鮮芫荽煎水服用並抹身, 以促進血循環和透疹, 並防止燙傷。 加強五官的護理。 室內光線直柔和, 常用生理鹽水清洗雙眼, 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 可加服維生素A預防乾眼病。 防止嘔吐物或淚水流入外耳道發生中耳炎。 及時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暢。 加強口腔護理, 多喂水,
飲食護理, 發熱期間給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 如牛奶、豆漿、蒸蛋等, 常更換食物品種並做到少量多餐, 以增加食欲利於消化。 多喂開水及熱湯, 利於排毒、退熱、透疹。 恢復期應添加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 指導家長做好飲食護理, 無需忌口。
病情觀察, 麻疹併發症多且重, 為及早發現, 應密切觀察病情。 出疹期如透疹不暢、疹色暗紫、持續高熱、咳嗽加劇、鼻扇喘憋、發紺、肺部羅音增多, 為併發肺炎的表現, 重症肺炎尚可致心力衰竭。 患兒出現頻咳、聲嘶、甚至哮吼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 三凹征, 為併發喉炎表現。 患兒出現嗜睡、驚厥、昏迷為腦炎表現。 出現併發症時可導致原有結核病的惡化。 應予以相應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