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新生兒黃疸的病症及預防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的一種常見的疾病, 多數的患兒在治療後都能痊癒。 那麼這一疾病的常見病症有哪些呢?家長們該如何預防呢?

新生兒黃疸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疾病。 只要積極的治療, 很快就能治癒。 那麼新生兒黃疸的病症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介紹新生兒黃疸的病症及預防, 供大家參考。

新生兒黃疸的病症

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 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 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 逐漸加深, 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

甚至呈白陶土色。

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這樣一來, 一些父母會十分緊張, 擔心孩子會發生ABO溶血, 其實要說明的一點是:不是所有ABO系統血型不合的新生兒都會發生溶血。 據報導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且逐漸加重。

母乳性黃疸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 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 原因還不十分明瞭。 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

膽紅素可達10-30mg/dl, 如繼續哺乳, 黃疸在高水準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 如停止哺乳48小時, 膽紅素明顯下降達50%, 若再次哺乳, 膽紅素又上升。

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 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 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 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方法

1、准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2、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 父親血型為A、B或AB), 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 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 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 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准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 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 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 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 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

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