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孤獨症孩子智力有問題嗎? 兒童孤獨症跟什麼原因有關?

現在很多的孩子出現了孤獨症, 但是很多的家長卻弄不清這其中的原因,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自卑情緒的困擾

自卑感是一個人自我封閉的根源, 而自卑心理的產生與父母和周圍人們對他的評價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如果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經常挑剔、指責或做否定性評價, 就會嚴重挫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對自身的價值產生懷疑, 形成強烈的自卑情緒。 由於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害怕受到排斥, 就會盡可能避免與他人接觸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裡。

二、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理解

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 往往會忽視對孩子的關注, 有的長期爭吵不休、甚至離婚。 這些家長沒有顧及到孩子的心理感受, 也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對物質條件的需求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需求, 那就是對家庭溫暖、親情和愛的需要以及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渴望。 這些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和催化劑, 失去了這些條件, 孩子就沒有了安全感, 就會在與其他人的接觸中不由自主地產生猜疑和戒備, 在心理上築起一道自我防衛的“圍牆”。

三、過度保護和過分限制

一些孩子從小受到父母和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養尊處優, 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代替;有的父母對孩子則過分限制,

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與人交往和獲得社會經驗的機會, 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持久的關係。 這樣的孩子走入社會後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順利, 就更容易產生困惑和恐懼心理, 為了“保護”自己, 他們會採取逃避的辦法不與他人接觸, 而逃避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體驗到離群索居所帶來的強烈的孤獨感。

四、居住環境的單元化

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的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特別是在城市, 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樓房, 在享受個人隱秘空間帶來便利的同時, 又增添了幾分獨處的孤單寂寞。 歷史仿佛又回到了“雞犬之聲相聞, 老死不相往來”的古代, 鄰里之間樓上樓下住了幾年,

還不知對方姓甚名誰。 這樣的居住環境, 加上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 使人們交往的機會更少。 家長忙家務, 獨生子女們在做完功課之後, 只好與電視、網路和各種各樣的電子遊戲為伍, 難以找到交流和溝通的對象。

五、青少年心理成長中必然出現的年齡特徵

一個人步入青春期後, 自我意識逐漸覺醒, 開始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 心理上常出現一種動盪不安的狀態。 他們希望瞭解自己, 更希望別人也能瞭解自己;希望能獲得理解和友誼, 但又害怕得不到。 他們略顯幼稚的思想和行為往往使父母和老師仍然把他們看成孩子, 可他們卻自認為無論哪方面都已經成熟了。 這種認識上的不協調, 使他們感到“沒有一個人瞭解我”,

時常處在不寧靜和無依無靠的感覺之中。 這種心理如果長期得不到疏導, 就可能固定下來, 形成孤僻的性格。

孤獨症的孩子, 他們大腦發育有什麼特徵呢?

專家從已進行完檢測的孤獨症兒童中隨機抽取了16份檢測結果, 年齡最小的2歲半, 最大的16歲, 平均年齡9歲;與之參照的正常兒童平均年齡為6歲。

通過對比, 專家發現孤獨症孩子和正常兒童思考時大腦耗氧量差異不大, 但孤獨症孩子左腦、右腦腦區出現雜亂無章情況的比例高達29%, 而正常孩子發生的幾率僅為1%, 說明孤獨症孩子半邊腦處理資訊的能力極弱。

專家表示, 檢測結果表明孤獨症孩子和智力障礙患者比較相似, 主要表現為腦區發育不均衡。 但兩者也有不同,

智障是大腦整體智慧低下, 而孤獨症是大腦發育異常, 有極高的天分, 應該著重培養。

另外, 當孤獨症孩子出現恐懼、極度緊張的時候應該及時服用藥物配合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