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方劑>正文

柏石散中藥方劑

耳瘡就是我們常說的彌漫性外耳道炎, 一種相對來說很不容易治療的耳朵疾病。 耳朵這個器官就是這麼特別, 平時沒有生病, 一旦生病就容易引發大問題。 治療耳瘡, 可以試試柏石散中藥方劑。 柏石散的效果不錯的, 來看柏石散的用法!

處方

黃柏30g, 石膏30g, 枯礬15g。

制法

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清除濕熱。 主旋耳瘡, 風熱濕邪浸漬, 黃水淋漓者。

用法用量

外敷。

摘錄

《中醫耳鼻喉科學》。

耳瘡

耳瘡, 中醫病名。 耳瘡之名出《外科樞要》。 《諸病源候論》稱耳生瘡。 耳瘡是因實熱內熾, 毒火上炎耳竅, 或挖耳損傷耳道等所致。 以耳竅疼痛較劇,

耳廓拒按, 耳道紅腫為主要表現的瘡瘍類疾病。 本病多見於西醫所指彌漫性外耳道炎。

病因

外因多為污水浸漬、挖耳損傷、耳道不潔等, 風濕熱邪, 上犯耳竅;內因多為肝膽濕熱鬱蒸, 上攻耳竅;若病久則血虛化燥, 耳竅失養。

病機

1、風熱濕邪, 上犯耳竅

多因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 風熱濕邪乘機侵犯, 或因耳道不潔, 污水入耳, 或因膿耳之膿液浸漬, 濕鬱化熱, 風熱濕邪犯耳, 與氣血相搏, 致生耳瘡。

2、肝膽濕熱, 上攻耳竅

濕熱邪毒壅盛, 引動肝膽火熱, 循經上犯耳竅, 蒸灼耳道, 壅遏經脈, 逆於肌膚而生耳瘡。

3、血虛化燥, 耳竅失癢

久病不愈, 陰血耗傷, 血虛化燥, 耳竅肌膚失於濡養而致病。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多發於氣候濕熱的季節或地區。

2、發病前多有膿耳、挖耳史, 或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內疼痛或輕或重, 講話、咀嚼、張口時疼痛加重, 或伴耳內作癢。

4、檢查見外耳道皮膚彌漫性紅腫糜爛, 有少許粘膿性分泌物, 病變可延及外耳道口, 外耳道因腫脹而變狹窄。 可伴耳前後皮膚紅腫或核腫痛。

5、慢性者, 病程較長, 檢查見外耳道狹窄, 外耳道皮膚粗糙、增厚, 輕度糜爛、結痂。 病變可波及外耳道口;若波及耳膜可伴耳鳴、聽力減退、光錐消失, 耳膜標誌不清。

病證鑒別

耳癤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 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紅腫、突起如椒目為其特徵。

旋耳瘡是指旋繞耳廓或耳周而發的濕瘡, 以耳部皮膚潮紅、瘙癢、黃水淋漓或脫屑、皸裂為特徵。

相關檢查

耳部檢查,

耳屏壓痛, 耳廓牽拉痛, 外耳道彌漫性紅腫, 可有少許分泌物。 反復發作者, 可見外耳道皮膚增厚、皸裂、脫屑, 甚則外耳道狹窄。

結語:有關柏石散中藥方劑,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柏石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 柏石散能治療耳瘡。 耳瘡在現代的醫學中就是我們常說的彌漫性外耳道炎。 還是比較複雜的疾病, 從上述提及的病因和診斷依據能看出, 大家要多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