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腸胃炎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嬰幼兒和兒童的胃腸道功能比較差, 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 稍有不適就容易發病, 其病因多由不潔東西所引起, 故預防最要緊的是食物之清潔及保存安全。 小孩儘量不要吃街上販賣的生冷東西, 在家中吃東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淨消毒滅菌。 食器亦要消毒乾淨, 嬰兒所有奶瓶都要嚴格消毒, 沖好的奶或吃過一半的奶, 不可放置在溫室太久。
1、病毒感染
經常導致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腺病毒和星狀病毒。
2、細菌感染
兒童的腸胃炎之中, 細菌感染占15%;最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和空腸彎麴菌。
一般此原因感染腸胃炎的兒童是由於進食被細菌污染了的食物而發病的。 曾被發現帶菌的蔬果和食物包括未煮熟的鮮肉、雞、海產、蛋、成長中的芽菜、未經消毒的牛奶、軟乾酪、果菜的榨汁。
3、寄生蟲感染
多種原生動物可導致腸胃炎。 最常見的是藍氏賈第鞭毛蟲, 而阿米巴變形蟲和隱孢子蟲感染也有報導。 作為一類病原, 它們約占兒童腸胃炎成因的10%。
4、傳染性
傳染會通過飲用被污染的水, 或者共同使用一些私人物品而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沒有正確消毒的奶瓶餵奶是嬰兒感染的一個範圍發生傳染重要原因。
5、非感染性
非傳染性的胃腸炎也有很多因素造成。 一些較常見的原因包括: 藥物 (像非甾類抗感染藥), 食物(如乳糖——在那些無法耐受餓的人群中), 和麩質(在那些患有乳糜瀉)。 克羅恩氏病也屬於非傳染性疾病來源(通常很嚴重的)腸胃炎。
兒童腸胃炎的四個食療方
1、紫花苦菜湯
配方:取紫花苦菜幹品15克, 加水1000ml
制法:將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 放入鍋(一般鍋即可), 加水煮開後多煮5分鐘左右, 然後去渣, 剩餘湯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飲用紫花苦菜湯時,
功效: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腸胃不好的根源在膽, 膽囊炎會引起腸胃方面的問題。 膽囊炎導致膽汁返流至胃部, 膽汁中的膽鹽與胃酸作用可以破壞胃黏膜屏障, 導致胃的損傷, 產生胃的諸多疾病。 通過調理膽繼而恢復腸胃的正常功能。
2、胡蘿蔔炒陳皮瘦肉絲
配方:胡蘿蔔200克, 陳皮10克, 瘦豬肉100克。
制法:胡蘿蔔切絲, 豬肉切絲後加鹽、黃酒拌勻, 陳皮浸泡至軟切絲。 先炒胡蘿蔔至成熟後出鍋, 再用油炒肉絲、陳皮3分鐘, 加入胡蘿蔔絲、少許鹽、黃酒同炒至幹, 加水少量燜燒3~5分鐘, 撤入香蔥即成。
功效:寬胸理氣。
3、丁香鴨
配方:公丁香5克, 肉桂5克, 草豆蔻5克, 鴨子1只(約1000克)。
制法:鴨子洗淨, 公丁香、肉桂、草豆蔻用清水3500毫升煎熬2次, 每次20分鐘, 濾出汁, 約3000毫升, 將藥汁倒人砂鍋, 放入鴨子, 加蔥、薑, 用文火煮至七成熟, 撈出晾涼。 在鍋中放鹵汁, 將鴨子人鹵汁煮熟, 撈出, 鹵汁中加冰糖10克及少許鹽、味精, 再放入鴨子, 用文火邊滾邊澆鹵汁, 皮色紅亮時撈出, 抹麻油即成。 功效: 理氣溫中止痛。 陳皮油淋雞 功效: 理氣開胃。
4、萊菔仔(蘿蔔仔)粥
配方:取蘿蔔仔10g, 粳米50g。
制法:先將萊菔仔炒至香熟, 然後研成細末。 將粳米加水煮粥, 再加萊菔仔末調和食用。
功效:萊菔仔有理氣和助消化的作用, 適用於8個月以上寶寶傷食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