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診斷面癱後需要明確面癱的部位, 即對面癱進行定位診斷。
鑒別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和中樞性面神經麻痹, 前者常比後者重, 面部表情肌癱瘓使面部表情動作喪失, 後者為病灶對側下面部的癱瘓, 額支無損結合附加症狀, 決定面神經受損部位和病因, 根據有無其他腦神經麻痹和有無腦幹長束受損症狀, 區別面神經的損害在腦幹內還是腦幹外;在顱腔內, 還是顱腔外。 顱腔內病變侵及腦底內耳孔附近時, 可伴有聽神經等障礙。 腦橋損害常伴有病側V、Ⅵ、Ⅷ等腦神經麻痹和對側偏癱或雙側受累。
(3)核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與核下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臨床表現相同, 但由於展神經鄰近面神經, 故除周圍性面癱外, 常伴有同側展神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