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 家長要做好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引發的, 春夏季節, 尤其是4-7月是高發期, 2-5歲的低齡嬰幼兒最易感染。

一、手足口病發病時的表現

1、發病初期, 主要症狀是發熱, 體溫一般在38~39攝氏度之間, 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 與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2、1~2天后, 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 斑點逐漸發展成為皰疹, 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 疼痛異常, 因此,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

3、絕大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后, 可自行消退, 不留痂, 也不脫屑而痊癒,

無併發症者1周左右即可治癒, 預後良好。

4、極少數患兒出現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肺緩性麻痹、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脊髓膜炎等。 個別重症兒病情進展快, 導致死亡。

二、兒童手足口病治療方法

目前對手足口病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 臨床主要是對症治療:服用抗病毒藥物或清熱解毒的中成藥。 保證患兒有足夠的休息。 若小兒有發熱時, 多喝水, 體溫超過38.5攝氏度也可口服退熱藥。 保持局部清潔, 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對破潰處, 可用金毒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及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因口腔有糜爛, 小兒吃東西困難時, 可以給易於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 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 定時讓患兒用溫水沖漱口腔。

三、預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主要是做好兒童、家庭的衛生、隔離病兒等是減少感染和預防本病的關鍵, 對幼托機構來講更是特別重要。

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和洗手液給孩子洗手,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 吃食物, 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後才能食用。

家長做好室內外的清潔衛生, 家庭成員的衣服和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 每天最好2次房間進行通風換氣, 每次30分鐘。 儘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合, 特別是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 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看護人在接觸兒童前, 替孩子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並妥善處理汙物。 孩子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後要充分清洗,

進行消毒。

注意孩子營養合理氨基酸, 還要讓孩子休息好, 適當曬曬太陽, 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孩子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在家中治療服藥的孩子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輕症患兒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 以減少交叉感染。

托幼機構、小學等集體生活、學習的場所要做好晨間體檢, 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長去醫院就診, 同時報告相關部門。 患兒應在家中休息, 不宜再繼續上學。 要立即對玩具、被褥、桌椅進行消毒;同時做好食堂、衛生間、教室等的消毒處理;保持教室和寢室等活動場所通風換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