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5個月起, 胎寶寶牙齒開始鈣化, 恒牙牙胚開始生長, 骨骼也要發育, 這都需要大量的鈣。 因此, 這個時期, 每天需補充1000~1200毫克鈣。 如果缺鈣, 除了自己會感覺到腰酸、腿痛、手腳發麻、腿抽筋外, 也影響胎寶寶的正常出牙和生長, 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先天性佝僂病。 所以, 從現在起, 就要把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提上日程了。
胎寶寶恒牙胚在孕4個月時開始發育, 孕媽媽及時補鈣會給胎寶寶將來擁有一口好牙打下良好基礎。 不僅如此, 胎寶寶的成長和骨骼發育都需要足夠的鈣, 如果鈣攝入量不足, 胎寶寶就會從媽媽的骨骼中奪走骨鈣,
孕中期每日補1000毫克鈣即可, 每日飲用200~300毫升牛奶(即普通袋裝牛奶一袋)就能夠滿足這個需求。
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在胃腸道裡的吸收以及骨骼中的沉積, 如果缺乏維生素D的話就會影響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維生素D主要薦在於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 多曬太陽也有助於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
過去, 人們都提倡孕婦的飲食中必須包括動物肝臟, 因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認為是孕婦食譜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但是, 過多地食用動物肝臟, 也會導致副作用。
近年來英國學者研究發現, 孕婦過多食用動物肝臟易導致體內維生素A達到危及胎兒的水準,
因此, 近年來英國政府告誡孕婦, 在食譜中減少或去除肝臟和肝製品。 因為孕婦過多食用動物肝臟, 會導致體內維生素A攝入過多, 很容易超過孕婦的需要量。
專家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