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家長應如何喂寶寶喝中藥 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有些疾病中醫藥有著獨到的療效, 患兒不得不靠吃湯藥來解除病痛。 因為中藥苦口難聞, 難以下嚥, 每次給小兒服中藥就犯難。 那麼應該如何給寶寶喂中藥呢?

爸媽應該如何喂寶寶喝中藥

給新生兒喂藥, 每日藥量30~50毫升, 分9~10次服完。 因新生兒味覺發育尚未健全, 可將藥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 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內。

1~3歲的嬰幼兒, 每日藥量在100毫升左右, 分6~7次服完。 這時期的嬰幼兒的味覺非常敏感, 所以喂藥的方法很重要。 首先藥汁的溫度要低於37℃, 這樣可以減輕苦味, 另外在不影響藥效的情況下,

可以在藥汁中適當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輔助品來減輕苦味。

4~7歲的幼童, 每日藥量在300毫升左右, 可分3~4次服用。 此階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藥的能力, 因此可對他們進行誘導、說理, 切不可用粗暴打罵的方式, 否則病兒就會產生對抗情緒。

對極個別不願服中藥的幼童, 可以採用被動喂藥法。 首先將病兒抱成半臥位, 頭部抬高, 頸部墊上毛巾, 固定手足, 取吸管吸滿藥汁, 將管口放在病兒口腔頰黏膜與臼齒之間慢慢擠滴。 被動喂服中藥時, 切不可捏鼻子灌藥以防藥汁嗆入氣管, 導致窒息。

寶寶服用中藥的5大注意事項

一宜選安全無毒的品種

一般中草藥中含有鞣質、生物鹼等複雜化學成分, 而肝功能發育尚未完全的嬰幼兒服用後,

很有可能加重肝臟負擔, 損害肝功能。 如蟾酥嬰幼服用過量可引起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功能紊亂, 從而發生噁心、嘔吐, 甚至心律失常、驚厥等症;朱砂中含有的硫化汞具有毒性, 少量服用能解毒、安神、明目、安驚, 然而超量服用或長期服用, 機體受低濃度汞的作用, 會出現齒齦腫脹、咽喉疼痛以及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因此嬰幼兒宜選用低毒或藥食兩用(如萊菔子、陳皮、砂仁、烏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山藥、山楂、小茴香、麥芽、蒲公英、益智、淡竹葉、膨大海、金銀花等)的中藥品種。

二宜用藥性平和的品種

由於嬰幼臟器嬌嫩, 對大苦、大辛、大寒、大熱、攻伐和藥性猛烈的藥物要慎用。 若為風熱表證, 當以辛涼解散表祛邪,

以銀翹散、桑菊飲為主。 對外有表邪, 內有火熱之發熱, 仍以辛涼解表。 順其大熱之勢清而揚之, 不宜用苦寒退熱之品, 以免閉遏邪氣於裡, 攻伐正氣;如屬必用, 則宜少量, 中病即止。

三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兒脾氣不足, 消化能力差, 因此應佐以健脾和胃, 消食導滯之山藥、山楂、陳皮、六神曲、麥芽、雞內金、白術等。

四宜佐涼肝定驚之品

小兒體屬“純陽”, 熱病偏多, 且肝常有余, 易出現肝熱抽搐、驚風之症。 救治小兒疾病特別是外感病邪, 出現壯熱、煩躁、驚惕等症, 則應在清熱透解之時, 佐以平肝熄風之蟬蛻、鉤藤、僵蠶、地龍等。

五不宜濫用滋補之品

小兒生機旺盛, 宜飲食調理, 不宜濫用滋補之品, 否則會使機體陰陽失衡, 傷及臟腑氣機。

即便是存在虛症, 也必須慎用補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