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疾病最早發現的可能是其家長, 判斷小孩心律失常疾病, 家長可能會發生判斷錯誤, 那就該諮詢醫生, 其實臨床上也存在兒童心律失常的誤診。 這就需要家長留心觀察孩子的症狀, 給醫生提供好資料。
判斷孩子到底是正常心率還是心律失常?我們最首要的是要判斷孩子的症狀或檢查是否屬正常範疇, 可通過心前區的觸摸或聽診瞭解心率的變化, 從而掌握第一手材料。 體表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在臨床上, 判斷小孩心律失常慎入誤區:
1、僅憑一次聽診或心電圖即診斷“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
常有家長諮詢, 主訴很簡單:“我孩子心動過速”。 當問及心跳多快時, 經常的回答是“一百多次”。 而醫生診斷過程卻並不那麼簡單。 與成人不同, 孩子年齡越小心跳較成人越快, 因此心率正常範圍隨年齡組而不同。
其次, 影響心率的因素很多, 心率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同樣的心率, 在同樣的年齡, 我們很難簡單地評判它是正常亦或異常。 通常, 我們需要結合心電圖圖形是否正常, 特別重要的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瞭解全天心率波動範圍來綜合評價。
2、聽診“心律不齊”。
有時體檢或就醫時被告之“心律不齊”, 家長經常很緊張。 心律不齊只是個泛泛的名詞, 它包含了更多具體的診斷, 如可能與呼吸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正常生理現象。
3、陣發性心動過速, 發病間期聽診或心電圖檢查正常。
對陣發性發作的心動過速, 如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發作時心率非常快, 可達160~300次/分, 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有的患兒可能僅持續數分鐘, 體表心電圖甚至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都難以捕獲。
出現症狀, 家長不要亂投醫, 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 配合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孩子的病情肯定會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