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艾條灸

艾條灸, 又稱艾卷灸, 是艾灸法的一種, 是用特製的艾條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燙的方法。 如用在艾絨中加入辛溫芳香藥物製成的藥艾條施灸, 稱為藥條灸。

艾條灸有懸起灸和實按灸兩種。

(1)懸起灸

是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 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cm, 灸10~20min, 以灸至皮膚溫熱紅暈, 而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 懸起灸按其操作方法分為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

溫和灸:

溫和灸, 是將艾卷的一端點燃, 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 約距離皮膚2~3cm, 進行熏烤, 當患者有溫熱舒適感覺時, 固定不動, 以局部溫熱而無灼痛為宜,

一般每穴灸30min左右, 至皮膚紅暈為度。 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覺減退的患者及小兒時, 醫者可將左手食、中兩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 這樣可以通過醫生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 以便隨時調節施灸距離, 掌握施灸時間, 防止燙傷。

另外, 為避免術者疲勞, 或難以掌握距離而燙傷患者, 醫者可用拇、食、中指持艾卷, 同時小指放于患者穴位附近施灸。

雀啄灸:

是將艾卷燃著的一端對準穴位, 類如小雀啄米一樣的一起一落、忽近忽遠地施灸, —般可灸5min左右。 此法熱感較強, 須注意防止燒傷皮膚。

迴旋灸:

迴旋灸, 是將點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行往復迴旋熏灸(距皮膚約3cm)。 一般可灸20~30分鐘。

(2)實按灸

實按灸, 即是將藥物艾卷點燃後,

裹以數層粗布, 乘熱按到穴位或施術部位上, 使熱氣透達深部的一種施灸方法。 由於用途不同, 艾絨裡摻入的藥物處方各異, 常用的有太乙神針和雷火神針等。

太乙針:

又稱太乙神針。 操作時, 先審定施灸部位, 作好標記, 將該藥條在酒精燈上燒透, 迅以預先備置的粗布6~7層將燒紅的一頭, 裹在布內, 趁熱按熨於腧穴或患部, 使藥味透過布層, 深入肌膚, 直達病所, 如病人感覺太燙, 可將“針”(艾卷)略提起, 等熱減再灸, 待冷後再燒, 再熨, 如此反復。 每次治療時每穴灸6~7次。 施灸時應備兩支太乙針藥條, 以便一支燃燒時, 用另一支施灸, 可使火力不輟, 效果更佳。 這種灸法, 能溫行氣血, 祛除寒濕, 故對一般風寒濕痹, 沉痼之疾, 皆可治之。

雷火針:

又稱雷火神針。 首見於《本草綱目·卷六》, 是太乙針的前身。 本法除艾絨中摻入的藥物處方不同外, 其操作方法、適應證與太乙針相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