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狀皰疹梅花針療法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 中醫多根據發生部位而命名, 如發於腰部的, 稱“纏腰火丹”或“蛇串瘡”, 發於頭面或其他部位的, 稱“蛇丹”或“火丹”等。 本病好發於腰脅部、胸部和頭面部, 以春秋季節發病較多。 多因肝膽風熱, 或濕熱內蘊, 客於肌膚所致。

首先, 情志因素使得肝氣鬱結, 久而化火, 外積於皮膚所致病。 再者, 由於機體脾失健運, 不能運化水濕, 使水濕停聚, 久之, 鬱而化熱, 或者肺脾濕熱蘊結, 濕熱搏結於皮膚而發病。 年老體弱者, 常常血虛肝旺, 複感濕熱毒邪, 導致氣血凝滯, 經絡不通,

而導致病情遷延。

帶狀皰疹梅花針療法

叩剌部位:皰疹聚集處或者疼痛明顯處。

操作規程:皮膚經過嚴格消毒後, 以梅花針採取中等刺激垂直叩刺, 至剌破皮疹, 瘡液流出為度, 叩刺後可以加拔火罐, 每次5分鐘, 取罐後用消毒棉簽掠去滲出液體。

操作間隔:隔日1次, 5次為1個療程。

主治:適用于肝膽風熱患者。 症見皮損鮮紅、灼熱、刺痛劇烈, 水疤晶瑩, 伴隨心煩易怒, 口苦咽幹。

帶狀皰疹梅花針療法二

叩剌部位:皰疹局部、第5~10胸椎兩側、病變相應脊段皮區, 曲池, 風池, 血海。

操作規程:嚴格消毒後, 以梅花針採取中等刺激, 先叩刺第5~10胸椎兩側、病變相應脊段皮區1~2遍, 再重點叩刺疤疹局部20~30下, 最後以輕刺激叩刺雙側曲池、風池、血海。

操作間隔:隔日1次,

5次為l個療程。

主治:適用于脾胃濕熱患者。 症見皮損鮮紅, 疼痛不明顯, 皰液渾濁, 兼見胸脘滿悶, 食少腹脹。

帶狀皰疹梅花針療法三

叩剌部位:相應華倫夾脊穴、皰疹局部。

操作規程:常規消毒後, 以梅花針採取中等刺激均勻叩刺相應華佗夾脊穴, 先輕後重, 至皮膚泛紅或者微微出血即可。 再重刺激皰疹局部, 至刺破皮疹, 皰液流出為度。

操作間隔:隔日1次, 5次為1個療程。

主治:皮疹減少或者消退, 局部疼痛不止, 並向周圍擴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