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病因有哪些?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又叫骨軟化症即骨礦化不足, 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 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 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數之一。 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 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 發病緩慢, 影響生長發育。 多發生於3個月~2歲的小兒。 那麼, 維生素D缺乏病的病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1、日光照射不足 如果有充足的紫外線照射, 人的皮膚能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產生維生素D的量與紫外線的強度,

照射時間和皮膚暴露的面積成正比, 在冬春季節因寒冷缺少戶外活動或在多霧地區, 工業城市空氣污染嚴重, 高樓林立都可使紫外線照射不足。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多見於在2歲前未進食有維生素D強化乳製品的嬰幼兒和長期母乳餵養又沒有及時補充魚肝油的孩子, 小兒由於生長速度迅速易引起相對缺乏, 尤其在早產兒, 雙胎和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體內維生素D, 鈣, 磷儲存少, 出生後生長快易患佝僂病, 多次妊娠和長期哺乳的母親體內儲備鈣大量消耗, 若維生素D攝入不足很快出現骨軟化病。

3、維生素D吸收不良及活化障礙 慢性乳糜瀉, 肝, 膽, 胰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 在老年人由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降低和腸道維生素D的吸收率下降使骨質疏鬆症加劇,

肝, 腎嚴重病變影響維生素D羥化為活性的25-(0H)D和1, 25-(OH)2D。

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綜合征, Ⅰ型為25-(OH)D 1α羥化酶的功能受損, Ⅱ型系基因突變致1, 25-(OH)2D受體損害。

苯巴比妥藥物可誘導肝微粒體酶改變, 使維生素D 25-羥化酶的活性下降, 並促進膽汁分泌, 使維生素D降解加快, 從而降低血清中維生素D和25-(OH)D的濃度。

(二)發病機制

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內鈣磷吸收減少, 使血鈣, 血磷下降, 血鈣下降促使甲狀旁腺分泌增加, 後者有促進破骨細胞溶解骨鹽作用, 使舊骨脫鈣, 骨鈣進入血中維持血鈣接近正常, 但甲狀旁腺素可抑制腎小管磷的再吸收, 以致尿磷增加, 血磷降低, 血液中鈣磷乘積降低(

如果甲狀旁腺反應遲鈍,

骨鈣不能很快游離到血中, 則血鈣下降, 如血總鈣下降到1.75~1.87mmol/L(7~7.5mg/dl), 血游離鈣低於0.88~1.0mmol/L(3.5~4.0mg/dl)以下, 出現手足搐搦低鈣驚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