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準升高, 但是壓力也是隨著增大, 不管是上至老人, 下至兒童, 都存在失眠的現象。 生活中, 不少人到處尋找治療失眠的藥方, 但是失眠的種類很多, 也許這類失眠得到緩解了, 另一種又開始了。 那麼, 治療失眠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治療失眠的最好方法可以徹底根治失眠現象嗎?
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
1、生活方式由於生活方式引起睡眠問題也很常見, 如飲用咖啡或茶葉, 晚間飲酒, 睡前進食或晚飯較晚造成滿腹食物尚未消化, 大量吸煙, 睡前劇烈的體力活動, 睡前過度的精神活動,
2、環境因素吵鬧的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過於明亮, 污染, 過度擁擠。
3、精神原因可能的原因有壓力很大, 過度憂慮, 緊張或焦慮, 悲傷或抑鬱, 生氣, 容易出現睡眠問題。
4、身體原因軀體疾病和服用藥物可以影響睡眠, 如消化不良, 頭痛, 背痛, 關節炎, 心臟病, 糖尿病, 哮喘, 鼻竇炎, 潰瘍病, 或服用某些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
失眠可以多做按摩:
頭痛欲裂和失眠, 三焦支溝為首選, 心包內關與大陵;治療失眠它當先
有的時候由於生氣動了肝膽之氣, 肝火在通過膽經排毒不暢的情況下, 就會沿著膽經的同名經三焦經逆勢而上, 而三焦經也是所主頭面部的經絡, 遇到衝擊必然會引起頭痛、耳鳴等症狀,
心腎不交難入睡;心經之穴少海點
“心腎不交”是指心與腎生理協調失常的病理現象。 心居上焦, 腎居下焦。 正常情況下, 心與腎相互協調, 相互制約, 彼此交通, 保持動態平衡。 如腎陰不足或心火擾動, 兩者失去協調關係, 稱為心腎不交。 大多是由於腎陰虧損, 因而心火偏亢, 失於下降所致。 主要症狀表現為失眠、多夢、虛煩等症。 常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病的虛弱病心煩氣躁揉少府:
脾經公孫助消化;順氣推腹法當然, 常做噩夢揉厲兌;十個腳趾肚揉按
中醫上說“胃不和則寢不安”就是指如果腸胃不好的人, 睡眠肯定不會很好。 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按摩“公孫”穴(在腳內側, 也就是大腳趾關節後邊有一個突出的骨頭, 就在這個骨頭後的凹陷處), 它是人體的八脈交會穴之一的“沖脈之會” 沖脈為經脈之海, 其特點是“主滲灌溪穀”;同時也是脾經的“絡穴”, 是十分重要的穴位。 “公孫者, 輩分也。 ”脾經屬土, 其父為火, 其公為木, 其子為金, 其孫為水。 意思是指本穴為脾經與沖脈的氣血相會後化成了水濕風氣, 有聯絡脾胃二經各部氣血的作用。 此穴能調動脾經的運化能力, 不僅能抑制胃酸和促進小腸蠕動, 還能治療婦科病, 有通氣和活血化瘀之效, 如配合推腹法效果更好。
足底反射區內尋;失眠之點要瞧見, 臨睡之前敲帶脈;腸胃無病寢則安。
常按摩足底反射區內的失眠點對治療“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 在工作體能透支, 睡眠不足的情況下, 足底“失眠點”就會有所反應, “失眠點”有顆粒和疼痛的感覺。 抹上按摩膏用手指骨節或拇指指肚按摩這個點, 當按摩疼痛減輕時, 晚上你就會有一個品質很好的睡眠。
另外, 臨睡前敲敲帶脈, 對改善腸胃功能會起到促進作用, 那時您就能“吃得飽, 睡得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