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比較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這時候很多家人會採取讓孩子吃點幫助消化的西藥或者中成藥。 其實還有別的治療的方法——中醫推拿, 不僅沒有副作用, 而且容易掌握。
少兒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為厭食挑食、胃脹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大便惡臭、夜臥不寧、煩躁不安, 甚至面色消瘦, 不長個等。 小兒消化不良屬於中醫“積滯”的範疇, 指小兒內傷乳食, 停聚中焦, 積而不化, 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常見小兒胃腸疾患。 臨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酸臭或便溏為特徵, 一般分為乳食內積和脾虛夾積兩種證型。
中醫推拿中有三種簡單的手法, 可以防治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一是推拿四橫紋。 四橫紋是在手掌面, 食、中、無名、小指從指尖方向數第二條橫紋。 家長可以讓寶寶四指併攏, 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 這樣操作1~2分鐘。
二是按揉板門穴。 板門穴在手掌面大魚際平面。 家長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 操作持續1~2分鐘。
三是摩腹。 以肚臍為中心, 用手掌面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下, 再逆時針按揉50下。 家長如果能每週給寶寶做三次上述治療並長期堅持, 會幫助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
除了中醫推拿以外, 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細節, 可以有效地防治小兒消化不良的發生。 首先, 家長餵養寶寶是要定時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