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臁瘡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氣滯血瘀局部瘙癢不適, 皮膚褐色紅斑, 粗糙, 繼而紫暗腫脹, 或青筋顯露, 狀如蚯蚓, 或有皮膚破損, 有少許滲液;舌邊有瘀點, 苔薄黃或白, 脈弦澀。

辨證分析:久站遠行, 氣血瘀滯, 或氣血不足, 氣虛無力行血, 氣血瘀滯, 肌膚失養, 則皮膚褐色, 粗糙;氣血瘀滯日久, 則青筋顯露, 狀如蚯蚓, 紫暗腫脹;肌膚失養, 則皮膚易於破損, 瘙癢不適;舌邊有瘀點、脈弦澀乃氣血瘀滯之象。

治法:理氣活血。

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

2、濕熱下注瘡面色暗或上附膿苔, 膿水浸淫, 穢臭難聞, 四周漫腫灼熱, 或伴濕瘡癢痛相兼;甚者惡寒發熱;舌邊有瘀斑,

苔黃膩, 脈細數。

辨證分析:本有局部氣血瘀滯, 複因破損, 濕熱毒邪入侵, 日久熱勝肉腐, 則瘡面膿水浸淫, 穢臭難聞;濕熱為患則漫腫灼熱, 或發濕瘡, 癢痛相兼;嚴重者正邪交爭, 則惡寒發熱;舌邊有瘀斑為氣血瘀滯所致;苔黃膩、脈細數為濕熱為患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和營消腫。

方藥:三妙散合萆蘚滲濕東加減。

3、脾虛濕盛病程日久, 瘡面色暗, 有少許滲液, 患肢浮腫;食納欠佳, 腹脹便溏, 面色少華;舌淡苔膩, 脈沉無力。

辨證分析:病程日久, 濕邪久戀, 損傷脾胃, 脾氣虧虛, 運化無力, 濕邪內生, 則瘡面色暗, 少許滲液;脾虛濕困, 則患肢浮腫;脾虛運化無力, 則食納欠佳, 腹脹便溏;脾虛則氣血化生乏源, 故面色少華;舌淡苔膩、脈沉無力為脾虛濕困之象。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參苓白術散合三妙散加減。

二、外治法

1、敷藥療法瘡面膿液腐肉較多時, 宜用紅油膏, 或九一丹油膏外敷;若瘡面膿水已盡, 新肉難生時, 宜用生肌白玉膏或象皮生肌散油紗條外敷, 若瘡周有濕瘡者, 瘡周可外敷青黛膏。 每日換藥一次。

2、浸洗療法局部紅腫, 滲液較多時, 宜先用馬齒莧60g, 黃柏30g, 敗醬草30g, 公英30g, 煎水外洗濕敷, 再用其他療法。

3、縛紮療法用藥同上, 每次換藥後再用寬彈力繃帶纏縛整個小腿。

4、膠布粘貼法將膠布剪成寬為2cm、長為超過潰瘍直徑兩邊各3cm之的膠布若干條。 先用等滲鹽水清洗患部, 膠布粘貼從潰瘍上3cm開始, 第二條膠布寬度的一半貼在第一條膠布上, 另一半貼在瘡面上,

如疊瓦狀將瘡面封住, 直至超過瘡面下緣2cm為止。 注意, 包紮時須將瘡面邊緣稍用力向中間固定, 瘡面滲出少時每3—5天更換貼一次, 瘡面滲出較多時1一2天更換一次。 對伴有濕瘡和對膠布過敏者不宜使用本法。 使用本法時, 須至瘡面完全癒合後方能停止, 否則瘡面又會擴大。

其他療法

下肢靜脈曲張者, 可行下肢靜脈高位結紮加分段剝離術。

預防與調攝

1、患下肢惡脈(靜脈曲張)者, 宜儘早治療, 注意保護患肢, 避免破損, 如抓傷碰破、蚊蟲叮咬等, 宜穿彈力襪。

2、宜抬高患肢, 減少走動以利靜脈回流, 減少水腫, 促使潰瘍早日癒合。

3、局部慎用腐蝕性強的藥物, 以免損傷筋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