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風中藥方劑

中風屬於一個中醫名詞, 發生中風常常表現為半身不遂、偏癱的、肢體麻木等現象。 下面我們將給大家介紹中風的先兆、中風的自我療法以及中風吃什麼藥, 希望通過這裡的瞭解對你有所幫助。

(1).風中經絡型

症狀:半身不遂, 口眼彎斜, 肌膚不仁, 發熱惡寒, 舌質淡紅, 舌苔薄白, 脈滑或弦。

方藥:肉桂6g, 炮附子5g, 麻黃5g, 防風、防己、當歸各12g, 人參、川芎、白芍、杏仁、黃芪、甘草各10g, 生薑5片。

(2).腑氣不通型

症狀:半身不遂, 口眼彎斜, 脘腹滿悶, 大便秘結, 小便赤黃, 或見頭暈煩躁, 舌紅, 舌苔黃或膩, 脈滑或弦。

方藥:厚樸、大黃、枳實、甘草各10g

(3).氣虛痰阻型

症狀:半身不遂, 口眼彎斜, 面色萎黃, 語言騫色, 痰稀而白, 或見頭暈目眩, 舌質淡有齒痕, 舌苔白滑或膩, 脈滑或弦。

方藥:六君子東加減:人參、甘草各10g, 茯苓、白術、陳皮各15g, 半夏、竹茹、膽南星各15g。

(4).氣虛血瘀型

症狀:肢體緩縱, 或見攣卷, 或見疼痛, 舌質淡或紫暗, 舌有瘀斑, 舌苔薄白, 脈沉細或澀。

方藥:補陽還五湯:生黃芪30g, 當歸、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龍、紅花各15g。

中風的預防保健

1.及時治療誘發病

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 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頸椎病等應及早治療;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 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 應有效地控制血壓, 堅持長期服藥, 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 以便及時處理。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

留意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風現象。 一旦小中風發作, 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3.消除中風的誘因

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 要注意心理預防, 保持精神愉快, 情緒穩定。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規律的生活作息,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 引發腦血管病。

結語:中風給患者帶來很多危害, 肢體不變, 手腳不靈活, 甚至生活無法自理。 所以, 發生中風之後要積極治療。 上文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了中風的中藥方劑, 以及中風的保健方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