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藤類風藥的臨床應用體會

《本草便讀》雲:“藤蔓之屬, 皆可通經入絡。 ”藤類藥如絡脈縱橫交錯, 無所不至, 取象比類, 多具通絡之功。 因此, 藤類藥既能驅除絡脈病邪, 又能走行通利, 引諸藥直達病所, 此類藥物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 但其基本功效均與“風”有關。

《本草綱目》謂:“風邪深入骨骱, 如油入面, 非用蔓藤之品搜剔不克為功。 ”筆者認為藤類藥的應用, 不能簡單局限於風濕痹痛類, 應把其從理論角度上升到風藥, 並進一步拓展其臨床應用範圍。

風藥理論的淵源

風藥的應用, 早在《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及《雷公炮炙論》中就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金匱要略》言:“虛勞諸不足, 風氣百疾, 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中配伍桂枝、防風、柴胡, 可以說是用風藥治療勞損病的濫觴。 此後風藥的應用越來越多。 隋唐時代, 風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孫思邈在《千金方》對風藥的應用上升到新的高度, 治療上尤其重視“風”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治療中風時強調大小續命湯的應用, 認為其能“依古法用大、小續命二湯, 通治五臟偏枯賊風”。 宋代兒科學家錢乙創立的主治脾胃伏火證的瀉黃散以防風與石膏、梔子相伍, 瀉青丸以防風、羌活、川芎與大黃、梔子相伍, 均引入風藥治療小兒內傷雜病。

風藥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被提出始于李東垣, 其在《內外傷辨惑論》中提出:“味之薄者, 諸風藥是也, 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

”李東垣在臨床上十分善於運用風藥, 《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中使用風藥的方劑很多, 其創立的升陽諸方中普遍運用了柴胡、防風、獨活、羌活等風藥, 取其生髮肝膽春升之令、提舉清陽之意。 清代徐大椿《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凡藥之質輕而氣盛者, 皆屬風藥。 ”清代龍之章在《蠢子醫》中評價風藥:“治病須要兼風藥, 不兼風藥不合作。 ”

風藥具有味薄氣輕、發散上升的特點, 醫家普遍把羌活、獨活、防風、荊芥、柴胡、升麻、葛根、威靈仙、川芎等歸為風藥範疇, 亦有醫家把鉤藤、青風藤、海風藤等藤類藥物也納入風藥範疇。 風藥不僅用於祛除外感風邪, 還有平息內風的作用。 《內經》言:“風為百病之長。 ”“百病”不盡指外感, 還應包括內傷雜病。

《金匱要略》言:“虛勞諸不足, 風氣百疾, 薯蕷丸主之。 ”那麼, “風”也應理解為“外感病之長”和“內傷雜病之長”。

《本草便讀》雲:“藤蔓之屬, 皆可通經入絡。 ”藤類藥如絡脈縱橫交錯, 無所不至, 取象比類, 多具通絡之功。 因此, 藤類藥既能驅除絡脈病邪, 又能走行通利, 引諸藥直達病所, 此類藥物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 但其基本功效均與“風”有關。 《本草綱目》謂:“風邪深入骨骱, 如油入面, 非用蔓藤之品搜剔不克為功。 ”筆者認為藤類藥的應用, 不能簡單局限於風濕痹痛類, 應把其從理論角度上升到風藥, 並進一步拓展其臨床應用範圍。

藤類風藥臨床應用發微

藤類風藥在皮膚病中的應用

五皮五藤飲為皮科專家趙炳南的經驗方, 其組成為青風藤25克,

海風藤25克, 夜交藤25克, 雙鉤藤25克, 天仙藤25克, 粉丹皮30克, 白鮮皮20克, 海桐皮20克, 桑白皮20克, 地骨皮20克。 功效:祛風勝濕, 清熱解毒, 通絡和血。 主治:血熱夾風夾濕之皮疹, 包括過敏性皮炎、濕疹、蕁麻疹、帶狀皰疹、銀屑病、痤瘡、過敏性紫癜、皮膚瘙癢等。

張炳厚認為五皮五藤飲中青風藤、海風藤、天仙藤辛散、苦燥、溫通, 既可祛風止癢燥濕, 又可溫通經絡氣血;夜交藤養血安神, 祛風通絡, 專止夜間皮膚瘙癢;鉤藤清肝與心包之火, 清血分之熱, 解血分之毒, 輕清透熱, 達邪外出;丹皮性寒以清熱解毒, 味辛以散風止癢, 活血消腫, 更妙的是以皮達皮, 皮屬肺, 能利水消腫, 祛邪給以出路。 以藤達絡, 絡通風去癢止, 血行疹消。 皮、藤合用透風於外,

滲濕於下, 清中有行, 行中有清, 全方共奏祛風勝濕, 清熱解毒, 通絡和血之功。

張炳厚亦認為藤類藥具有纏繞蔓延、縱橫交錯之形, 如人之經脈網路周身。 按中醫取類比象、以形治形之理, 則藤類藥也能治療經絡之病。 《本草便讀》言:“藤蔓之屬, 皆可通經入絡, 此物善治風疾。 ” 因此, 藤類藥或歸入活血化瘀藥, 或歸入清熱解毒、養心安神、平肝息風、祛風化濕藥。 臨證知其性, 明其用, 方能盡其用, 彰其功。 張炳厚以此基礎方靈活化裁為涼血五皮五藤飲、止痛五皮五藤飲、化斑五皮五藤飲、消瘡五皮五藤飲等治療各種皮膚病。 皮膚病在辨證基礎上可適當加入藤類風藥, 以加強祛風、活血、解毒、止癢之力。 筆者在臨床應用中發現, 藤類風藥可以作為中醫治療皮膚病的基本用藥, 臨床療效明顯強于普通風藥,可以認為藤類風藥是皮膚病的增效劑。

已故名醫趙炳南認為藤類藥物有調和陰陽之功用,主要有天仙藤、雞血藤、夜交藤、鉤藤、絡石藤、青風藤等,諸藤合用可通行十二經脈,行氣活血,通調血脈,舒筋活絡,承上啟下,以達調和陰陽之功。趙炳南慣稱此法為調和陰陽法,實際上是通過調整氣血經絡的功能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五皮五藤飲正是體現了這一思想,此方可以說是將藤皮結合與調和陰陽基本思想有機的結合而成。

藤類風藥在咳喘中的應用

藤類風藥引入肺系疾病咳喘中的治療,其病機與中醫對風咳的認識有關。《禮記·月令》雲:“季夏行春令,則穀實鮮落,國多風咳,民乃遷徙。”《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曰:“又有十種咳。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竟是也。”風咳常表現為急迫性、攣急性和陣發性,受風受寒而發,反映“風者善行而數變”“風盛則攣急”的致病特點;伴有咽癢、無痰或者少痰等,則體現“無風不作癢”“風盛則動”的發病特點。另一方面外感風邪遷延不愈,往往入裡停留。《素問·風論篇》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因此,遷延性咳嗽(喘)等,往往風邪作怪。因此對於咳嗽及咳喘的治療仍然以祛風為先。葉桂雲:“若因風者,辛平解之。”疏風宣肺、緩急止痙、止咳利咽為常法,常用麻黃、荊芥、防風、蟬蛻、地龍等疏風宣肺之品,外加宣肺止咳之紫菀、款冬花、百部、杏仁、蘇子、枇杷葉、五味子、訶子等。

筆者受上述理論及張炳厚應用藤類藥物的啟發,充分發揮藤類藥搜剔祛風止癢的良好作用,又見國醫大師朱良春在治咳喘時每每加入藤類藥穿山龍,效果倍增。因而,在治療咳嗽(風咳)、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時,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部分藤類藥物,可提高臨床療效。筆者在治療咳嗽時的經驗方為:(1)急性咳嗽:三拗東加青風藤(15~30克)、海風藤(15~20克);(2)慢性咳嗽:三拗東加青風藤(15~30克)、海風藤(15~20克)加金水六君煎,其中當歸為20~30克,熟地20~30克。

藤類風藥在失眠中的應用

藤類藥應用於失眠的治療,在臨床上較為少見,筆者把其引入失眠中治療,基於兩個理論基礎:一是臨床上祛風藥有明顯的安神作用,安神藥亦有平定內風的作用,這一點可從中西醫治療過敏性疾病、神經精神類疾病推測出;二是風和神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有專家提出了頑固性失眠可從頑固性風證論治的觀點,筆者也注意到失眠病機與風邪密切相關,失眠往往源於內風擾亂心神,真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此理論指導下,筆者臨證治療失眠時總結了兩個基本方並均引入藤類風藥:(1)在辨證基礎上加一般安神藥後再加藤類祛風藥(鉤藤、青風藤、海風藤等15~30克);(2)筆者經驗方延胡索30克,山萸肉30克,炒棗仁30克(或百合30克)加藤類祛風藥(鉤藤、青風藤、海風藤等15~30克)。實踐證明,治療失眠時加入藤類風藥臨床療效可明顯提高。

藤類風藥在泄瀉中的應用

風藥應用於泄瀉等消化系統疾病也與中醫對風邪與泄瀉關係的認識有關。《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風論》曰:“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

風藥治療泄瀉的機理:(1)風藥的升發作用:《脾胃論·脾胃勝衰論》雲:“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肝陽不足不舒,風藥疏補之”;“腎肝之病同一治,為具在下焦,非風藥行經則不可”;“脾胃不足之證,須用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引脾胃之清氣升陽道”;“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則萬化安矣”。(2)風能勝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濕勝則濡泄。”李中梓《醫宗必讀·泄瀉》雲:“無濕則不泄,故曰濕多成五泄。”又曰:“氣屬於陽,性本上升;胃氣注迫,輒而下陷,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澤,風之則幹,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病,木可勝土,風亦勝濕,所謂下者舉之是也。”

痛瀉要方為風藥引入脾胃病治療中的代表方。明·吳昆《醫方考》雲:“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醫方集解·和解之劑》中痛瀉要方方義:“此足太陰、厥陰藥也。白術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數者皆以瀉木而益土也。” 李東垣也認為:“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李東垣創立的升陽除濕防風湯中以防風配伍白術,治療諸如“大便閉塞,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等症;升陽益胃湯也以防風配伍白術,用於治療因“脾胃之虛,怠惰嗜臥,肢體不收……大便不調,小溲頻數”。

泄瀉的病機與風邪密切相關,實際從臨床上看,就是伴有一系列過敏症狀。風藥如防風、荊芥等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如痛瀉要方中之防風應用即是如此。受此理論啟發,在治療消化道疾病時,除泄瀉病機與痛瀉要方相似者應用風藥外,他如痢疾、消化不良、小兒脾虛積滯等常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加入雞矢藤10~15克,青風藤10~20克,海風藤10~15克,鉤藤10~30克等藤類風藥,尤其對泄瀉伴有腸鳴者,效果尤其明顯。另外,筆者發現藤類藥物對胃腸有雙向調節作用,泄瀉者可止瀉,便秘者可通便,部分藤類藥物還有明顯的消食化積作用,如雞矢藤等。過敏性疾病表現為胃腸道症狀時如過敏性紫癜等,藤類風藥的應用效果更加明顯。

藤類風藥在痛證中的應用

藤類風藥在痛證中有著廣泛臨床應用理論及經驗,其理論基礎有兩點:(1)不通則痛:經絡是氣血津液運行輸布之通道,具有運行氣血,輸布津液等功能。氣血津液流經經絡,通過滲濡灌注,才能使臟腑器官發揮正常功能。絡脈形態迂曲細微,縱橫交錯分佈於人體,如氣血津液流通受阻,鬱滯絡脈,則可形成氣滯、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日久相互搏結,導致絡脈失和,“痛為絡脈失和”,從而造成疼痛一類病症。(2)“絡以通為用”:葉天士認為 “經主氣,絡主血,久病血瘀”,並認為其層次有經絡淺深之別,“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是“久病入絡”的理論依據,因而治療上要遵循“絡以通為用”的基本思想。

藤類生性盤根錯節,纏繞蔓延,四面施展,猶如網路,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其形如絡脈。中醫學取類比象,認為藤類有舒展、蔓延之特性,故其善走經絡,善通瘀滯。《本草便讀》雲:“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因此,對於久病不愈,邪氣入絡者,可加藤類藥物通絡散結。臨床中常選用的藤類藥有青風藤、雞血藤、海風藤、忍冬藤、絡石藤、鉤藤、大血藤、夜交藤、雷公藤等。臨床上在治療各類痛證時,常選用祝諶予教授的四藤一仙湯,即雞血藤30克,海風藤30克,絡石藤30克,鉤藤30克,威靈仙30克,有祛風除濕、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對於諸如筋脈、肌肉、關節等疼痛可以作為基礎方,在此基礎上加減臨床效果明顯。

臨床療效明顯強于普通風藥,可以認為藤類風藥是皮膚病的增效劑。

已故名醫趙炳南認為藤類藥物有調和陰陽之功用,主要有天仙藤、雞血藤、夜交藤、鉤藤、絡石藤、青風藤等,諸藤合用可通行十二經脈,行氣活血,通調血脈,舒筋活絡,承上啟下,以達調和陰陽之功。趙炳南慣稱此法為調和陰陽法,實際上是通過調整氣血經絡的功能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五皮五藤飲正是體現了這一思想,此方可以說是將藤皮結合與調和陰陽基本思想有機的結合而成。

藤類風藥在咳喘中的應用

藤類風藥引入肺系疾病咳喘中的治療,其病機與中醫對風咳的認識有關。《禮記·月令》雲:“季夏行春令,則穀實鮮落,國多風咳,民乃遷徙。”《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曰:“又有十種咳。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竟是也。”風咳常表現為急迫性、攣急性和陣發性,受風受寒而發,反映“風者善行而數變”“風盛則攣急”的致病特點;伴有咽癢、無痰或者少痰等,則體現“無風不作癢”“風盛則動”的發病特點。另一方面外感風邪遷延不愈,往往入裡停留。《素問·風論篇》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因此,遷延性咳嗽(喘)等,往往風邪作怪。因此對於咳嗽及咳喘的治療仍然以祛風為先。葉桂雲:“若因風者,辛平解之。”疏風宣肺、緩急止痙、止咳利咽為常法,常用麻黃、荊芥、防風、蟬蛻、地龍等疏風宣肺之品,外加宣肺止咳之紫菀、款冬花、百部、杏仁、蘇子、枇杷葉、五味子、訶子等。

筆者受上述理論及張炳厚應用藤類藥物的啟發,充分發揮藤類藥搜剔祛風止癢的良好作用,又見國醫大師朱良春在治咳喘時每每加入藤類藥穿山龍,效果倍增。因而,在治療咳嗽(風咳)、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時,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部分藤類藥物,可提高臨床療效。筆者在治療咳嗽時的經驗方為:(1)急性咳嗽:三拗東加青風藤(15~30克)、海風藤(15~20克);(2)慢性咳嗽:三拗東加青風藤(15~30克)、海風藤(15~20克)加金水六君煎,其中當歸為20~30克,熟地20~30克。

藤類風藥在失眠中的應用

藤類藥應用於失眠的治療,在臨床上較為少見,筆者把其引入失眠中治療,基於兩個理論基礎:一是臨床上祛風藥有明顯的安神作用,安神藥亦有平定內風的作用,這一點可從中西醫治療過敏性疾病、神經精神類疾病推測出;二是風和神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有專家提出了頑固性失眠可從頑固性風證論治的觀點,筆者也注意到失眠病機與風邪密切相關,失眠往往源於內風擾亂心神,真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此理論指導下,筆者臨證治療失眠時總結了兩個基本方並均引入藤類風藥:(1)在辨證基礎上加一般安神藥後再加藤類祛風藥(鉤藤、青風藤、海風藤等15~30克);(2)筆者經驗方延胡索30克,山萸肉30克,炒棗仁30克(或百合30克)加藤類祛風藥(鉤藤、青風藤、海風藤等15~30克)。實踐證明,治療失眠時加入藤類風藥臨床療效可明顯提高。

藤類風藥在泄瀉中的應用

風藥應用於泄瀉等消化系統疾病也與中醫對風邪與泄瀉關係的認識有關。《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風論》曰:“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

風藥治療泄瀉的機理:(1)風藥的升發作用:《脾胃論·脾胃勝衰論》雲:“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肝陽不足不舒,風藥疏補之”;“腎肝之病同一治,為具在下焦,非風藥行經則不可”;“脾胃不足之證,須用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引脾胃之清氣升陽道”;“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則萬化安矣”。(2)風能勝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濕勝則濡泄。”李中梓《醫宗必讀·泄瀉》雲:“無濕則不泄,故曰濕多成五泄。”又曰:“氣屬於陽,性本上升;胃氣注迫,輒而下陷,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澤,風之則幹,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病,木可勝土,風亦勝濕,所謂下者舉之是也。”

痛瀉要方為風藥引入脾胃病治療中的代表方。明·吳昆《醫方考》雲:“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醫方集解·和解之劑》中痛瀉要方方義:“此足太陰、厥陰藥也。白術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數者皆以瀉木而益土也。” 李東垣也認為:“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李東垣創立的升陽除濕防風湯中以防風配伍白術,治療諸如“大便閉塞,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等症;升陽益胃湯也以防風配伍白術,用於治療因“脾胃之虛,怠惰嗜臥,肢體不收……大便不調,小溲頻數”。

泄瀉的病機與風邪密切相關,實際從臨床上看,就是伴有一系列過敏症狀。風藥如防風、荊芥等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如痛瀉要方中之防風應用即是如此。受此理論啟發,在治療消化道疾病時,除泄瀉病機與痛瀉要方相似者應用風藥外,他如痢疾、消化不良、小兒脾虛積滯等常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加入雞矢藤10~15克,青風藤10~20克,海風藤10~15克,鉤藤10~30克等藤類風藥,尤其對泄瀉伴有腸鳴者,效果尤其明顯。另外,筆者發現藤類藥物對胃腸有雙向調節作用,泄瀉者可止瀉,便秘者可通便,部分藤類藥物還有明顯的消食化積作用,如雞矢藤等。過敏性疾病表現為胃腸道症狀時如過敏性紫癜等,藤類風藥的應用效果更加明顯。

藤類風藥在痛證中的應用

藤類風藥在痛證中有著廣泛臨床應用理論及經驗,其理論基礎有兩點:(1)不通則痛:經絡是氣血津液運行輸布之通道,具有運行氣血,輸布津液等功能。氣血津液流經經絡,通過滲濡灌注,才能使臟腑器官發揮正常功能。絡脈形態迂曲細微,縱橫交錯分佈於人體,如氣血津液流通受阻,鬱滯絡脈,則可形成氣滯、瘀血、痰濕等病理產物,日久相互搏結,導致絡脈失和,“痛為絡脈失和”,從而造成疼痛一類病症。(2)“絡以通為用”:葉天士認為 “經主氣,絡主血,久病血瘀”,並認為其層次有經絡淺深之別,“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是“久病入絡”的理論依據,因而治療上要遵循“絡以通為用”的基本思想。

藤類生性盤根錯節,纏繞蔓延,四面施展,猶如網路,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其形如絡脈。中醫學取類比象,認為藤類有舒展、蔓延之特性,故其善走經絡,善通瘀滯。《本草便讀》雲:“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因此,對於久病不愈,邪氣入絡者,可加藤類藥物通絡散結。臨床中常選用的藤類藥有青風藤、雞血藤、海風藤、忍冬藤、絡石藤、鉤藤、大血藤、夜交藤、雷公藤等。臨床上在治療各類痛證時,常選用祝諶予教授的四藤一仙湯,即雞血藤30克,海風藤30克,絡石藤30克,鉤藤30克,威靈仙30克,有祛風除濕、養血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對於諸如筋脈、肌肉、關節等疼痛可以作為基礎方,在此基礎上加減臨床效果明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