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復發性口瘡概述

復發性口瘡, 又稱阿弗它性口瘡, 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見的潰瘍性損害, 具有週期性發作的特點。 引起本病的病因, 迄今尚未明確, 可能與病毒或細菌感染, 免疫功能紊亂, 內分泌失調或遺傳因素等有關, 現代西醫學對此病治療尚缺乏特效療法。

復發性口瘡, 相當於中醫學中的“口疳”、“口瘍”、“口瘡”。 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 雲:“歲金不及, 炎火乃行……民病口瘡。 ”(《素問·氣交變大論》)將口瘡的病因歸於為“火”。 後世醫家從不同角度對本病的病因病機進行了闡述和發揮。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口舌瘡候》中雲:“心氣通於舌,

脾氣通與口, 熱乘心脾, 氣沖於口與舌, 故令口舌生瘡也。 ”明確指出本病與心脾熱盛有關。 宋代《聖濟總錄》中記載:“又有胃氣弱, 穀氣少, 虛陽上發而為口瘡者, 不可執一而論, 當求其所受之本也。 ”指出口瘡之病有虛有實, 對臨床頗有指導意義。 在治療上, 明代《景嶽全書》中詳述了口瘡的證治, 除了由上焦之熱所致, 治宜清火為法外, 又“當察其所由, 或補心脾, 或滋腎水, 或以理中湯, 或以蜜附子之類……寒熱之當辨也”。 清代張璐在《張氏醫通·七竅門》、羅國綱在《羅氏會約醫鏡》中分別介紹了口瘡外治的經驗, 為後世醫家治療研究本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代中醫治療本病的首篇臨床文章發表在1956年。 在60~70年代中, 臨床報導內容側重于運用中醫單方驗方或外治法治療本病。

近10餘年來, 臨床資料的數量猛增, 超過以往20餘年的總數, 品質亦明顯提高, 使中醫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和發展。 在病因病機的探討中, 廣大醫家認為導致口瘡的病因固然離不開“火”字, 但有虛火和實火之病理機轉的區別。 目前又有人提出瘀血致病論, 並逐漸用於臨床。 辨證分型方面疒雖然目前尚未完全統一, 但對本病主張分為虛實兩類較為一致。 在治療方面, 除了仍以中醫辨證以內服中藥和外治法為主, 又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獨特療法的優勢, 如針灸及各種穴位刺激法、單方驗方、食療等進行施治, 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目前中醫治療本病的療效基本在80%~90%左右。

與此同時,

又開展了部分實驗室研究。 有學者對患者進行有關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尿17一酮類固醇等測定, 結果發現患者T淋巴細胞平均值略低於正常值, 體液免疫IgA、IgG、IgM、尿17-酮類固醇值, 亦低於正常值, 與文獻報導中之中醫虛證的結論相吻合。 亦有人對患者進行血液流變學、血小板功能、甲皺微循環等多項指標進行測定。 結果表明, 患者血粘度顯著增加, 血小板粘附率增加及微血管痙攣、縮短、變細, 血流變慢, 為運用活血祛瘀法治療本病提供了有力依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