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警惕食物過敏 4種腹瀉類型的食療食譜

小兒腹瀉好發秋季。 該病為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顯微鏡下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 也就是一種病毒性腸炎, 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所以人們常稱作秋季腹瀉或輪狀病毒性腸炎。 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高, 特別多見於6個月至2歲小兒。

小兒腹瀉警惕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所致的嬰兒腹瀉多在4~5個月添加輔食的時候出現。 但也可在1~3歲甚至更大年齡的孩子中存在。 大便可以是稀粘黃色或黃綠色, 也可以帶有血絲樣紅色便, 後者大便常規有多數紅細胞白細胞, 常被診斷為痢疾、腸炎。

過敏”這種概念和現象目前醫學上仍瞭解的很不夠,

很膚淺, 但是與以前相比, 近年來對”過敏”有更多認識, 並認識到以往某些是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 現在認識到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常見的腹瀉原因。

4種腹瀉類型的食療食譜

一、傷食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 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 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 食欲減退伴有口臭。 此型多見於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 連皮切碎, 加250毫升水, 加食鹽少許, 煎湯代茶飲。

若寶寶超過1歲, 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 炒麥芽30克, 紅糖15克。 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 離火, 加少許酒攪拌, 再置火爐上炒至幹, 然後加200毫升水,

煎煮15分鐘, 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 待溫後分幾次服用。

二、風寒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 色淡, 臭味少, 有腹鳴腹痛, 或伴有發熱。 此型多見於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薑茶飲:取生薑10克, 茶葉3克, 加水煮沸後加少許紅糖, 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 白術12克, 蒼術6克。 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 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三、濕熱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 伴有少許黏液, 發熱伴舌苔厚膩。 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 葛根10克, 加250毫升水, 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燒20分鐘, 去渣加紅糖少許, 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幹紅棗, 炒成微焦, 取洗淨的陳皮(曬乾的橘皮)10克,

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 代茶飲。

四、脾虛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腹瀉久瀉不愈, 寶寶面色萎黃, 食欲減少, 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 多見於腹瀉後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蔔湯:取新鮮胡蘿蔔250克, 洗淨, 連皮切成小塊, 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 喝湯、吃胡蘿蔔。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 山藥60克, 薏米仁30克, 粳米50克。 將扁豆炒熟, 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 加水煨粥, 待粳米熟時, 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 煮熟即可食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