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天即將來臨 妙招教你防耀武揚威的蚊子

夏天到了, 天氣逐漸變熱, 討厭的蚊子多了起來。 嗡嗡叫令人更燥熱, 冷不防被叮一口, 其癢難忍。 最可恨的是, 被蚊子叮咬後, 還可能染上某些傳染病。

蚊子能傳播哪些疾病呢?蚊香對人體有害嗎?為過上一個清淨無蚊的夏天, 該怎樣科學滅蚊呢?請看本期的每月專題。

夏季到了, 天氣熱起來, 討厭的蚊子又來了!當蚊子從你身邊嗡嗡飛過時, 你能分辨出它姓甚名誰, 會不會咬人嗎?蚊蟲家族龐大, 迄今為止, 全世界已記錄蚊蟲共38屬, 3350多種。 重要的傳病蚊種主要有按蚊、庫蚊、伊蚊三屬。

蚊蟲的騷擾、吸血、叮刺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休息和正常生活,

而且吻過留痕, 在你的皮膚刻下“到此一遊”的記號, 這是由於蚊蟲唾液中的抗原成分進入人體產生的過敏反應所引起。 更可怕的是, 蚊蟲能傳播多種蟲媒傳染病, 如瘧疾、絲蟲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及其它蟲媒疾病, 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為了有效地進行蚊蟲防治, 讓我們從瞭解蚊蟲的生活習性開始吧!

蚊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孑孓)、蛹和成蚊4個階段, 前3個階段生活在水中, 而成蚊則生活在陸地上。 在適宜溫度(23~29攝氏度)和充足食物的條件下, 從卵發育至成蚊約需7~12天。 成蚊只有約一個月的壽命, 卻能產卵3~7次, 留下數百個兒女延續它的生命。

蚊幼蟲是水生昆蟲, 它的滋生環境與水體是分不開的。

不同蚊種喜歡不同的水體環境, 有的喜歡寬敞明亮的場所, 如稻田、人工湖、各類池塘等大型或較大積水場所;有的喜歡隱居在山澗小溪、叢林石穴;有的喜歡生活在容器積水裡, 如花瓶、水缸、竹筒、輪胎內;還有一些不講衛生, 喜歡生活在污濁的積水中。 因此, 只要有積水的地方, 都可能有蚊蟲家族的成員在生活著。

蚊蟲種群數量隨不同季節氣候而變化, 與溫度、濕度、雨量、種植等密切相關。 溫度直接影響蚊卵、幼蟲的生長和發育速度, 在適宜溫度範圍內, 它的發育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 所以, 夏季蚊蟲發育週期短, 數量眾多, 來勢兇猛;而冬季則寥寥數隻, 也不知蟄伏在哪個角落過冬。 雨量的多少與分佈狀況是影響滋生地形成的決定因素。

充足的雨量可形成許多不同類型的積水, 成為蚊蟲的滋生地。 但久旱無雨或雨量過多、過於集中又可使滋生地受到破壞。

蚊蟲吸血其實並不是故意與人為敵, 而是繁殖後代的需要,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蚊蟲都吸血。 雄蚊不吸血, 只吸植物汁液及花蜜。 雌蚊除了以植物汁液及花蜜為食外, 還需要吸血, 因為它們必須吸食人或動物的血液, 卵巢才能發育產卵。 雌蚊的刺叮活動具有內源性的晝夜節律。 多數蚊種在清晨、黃昏或黑夜活動, 伊蚊多在白天活動。 雌蚊吸血後即尋找比較陰暗、潮濕、避風的場所棲息, 以便消化及促使卵巢發育, 然後再尋找適宜的水體產卵。 有的雌蚊棲於室內,

多在蚊帳內、床下、屋角、門後、牆面及雜物上;有的棲於室外, 多在草叢、洞穴、樹下及人畜房舍附近的農作物中。 因此, 在噴灑殺蟲劑時不要忽略了這些部位。

蚊蟲選擇的吸血物件因蚊種而異。 有的喜歡吸動物血, 有的喜歡吸人血, 偶爾還會換換口味, 因此可以傳播人獸共患疾病, 如流行性乙型腦炎和黃熱病。

蚊蟲的視覺不發達, 但嗅覺靈敏, 尋找吸血對象主要靠觸角上的許多短毛。 這些短毛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產生反應, 對二氧化碳(CO2)和濕度尤其敏感。 人和動物的皮膚上散發出CO2及其他物質的氣味, 這些氣味可以被雌蚊觸角上的微型感受器所接收, 從而使蚊蟲飛往人體或動物體, 準確地接近吸血對象。

在同樣的環境下,

人們被蚊蟲叮咬的機會並不一致, 平時出汗多而又不愛洗澡的人, 皮膚上殘留較多的乳酸、皮脂和鹽類, 蚊蟲嗅到這些物質的氣味, 容易飛來。 皮膚柔軟乾燥, 便於蚊蟲吸血, 而皮膚寒涼潮濕則不易於招引蚊子。 嬰幼兒皮膚較細嫩, 又常散發出乳腥味, 容易招引蚊蟲。 胖人和瘦人相比, 胖人容易被叮咬。 體質虛弱與身強力壯的人相比, 健康人容易被叮咬。 年輕人與老年人相比, 年輕者容易被叮咬。

俗話說,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只有充分瞭解蚊蟲的生活習性, 我們才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人蚊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編輯推薦:

蚊子饑餓也擇食 夏日驅蚊全攻略

蚊子變異?用滅蚊劑竟殺不死

夏季天然驅蚊子的方法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