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副傷寒的臨床表現

副傷寒的潛伏期較傷寒短, 一般為8~10天, 有時可短至3~6天。 副傷寒甲、乙的症狀與傷寒類似, 但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特殊。

(一)副傷寒甲、乙 起病徐緩, 但驟起者不少見, 尤以副傷寒乙為多。 開始時可先有急性胃腸炎症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 約2~3天后症狀減輕, 繼而體溫升高, 傷寒樣症狀出現。 發熱常於3~4天內達高峰, 波動較大, 極少稽留。 熱程較傷寒短, 毒血症狀較輕, 但腸道症狀則較顯著。 皮疹出現較早, 且數量多, 直徑大。 復發與再燃多見, 而腸出血、腸穿孔少見。

(二)副傷寒丙 臨床症狀複雜, 常見有以下三種類型:

1.傷寒型 症狀與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

但較易出現肝功異常。

2.胃腸炎型 以胃腸炎症狀為主, 表現為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 病程短。

3.膿毒血症型 常見於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 發病急、寒戰、高熱、熱型不規型, 熱程1~3周不等。 常有皮疹、肝脾腫大、並可出現黃疸。 半數以上病人可出現胸膜炎、膿胸、關節及骨的局限性膿腫、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腎盂炎等遷徙性化膿性併發症, 此類併發症極頑固, 治療期長且困難。

副傷寒甲、乙、丙的診斷、治療及預防等與傷寒大致相同。 對併發化膿性病灶者, 一旦膿腫形成, 可行外科手術治療, 並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