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以往國內的調查, 兒童多動綜合征在小學生中的發生率約在5以下。 目前治療該病的藥物主要為利他林及匹莫林, 這兩種藥國內均有供應。 為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而副作用又降到最小, 那就要考慮怎樣恰當地選擇藥物, 又如何合理地服用藥物了。
從出現治療效果的時間比較, 利他林見效快。 有些病例早晨服藥, 當天上午的動作就減少, 注意力集中, 與不服藥的昨天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真是效果快捷。 平時只要連續服藥幾天而當天忘了服藥, 老師就會發現小朋友當天表現與連續服藥時不一樣。
藥物的劑量不必拘泥于書本上所介紹的按體重計算的方法, 以最小劑量藥物能控制症狀為原則。 不少病例, 開始階段僅用利他林5毫克即能見效。 當療效不明顯時可以逐漸增加至每天10~20毫克, 就是說應該從小劑量開始, 逐步增加。 一般情況下, 星期天、假日、假期均停服,
匹莫林的優點主要是副作用小, 例如對食欲的影響不大, 所以有些病孩因為服利他林後食欲明顯減退而改服匹莫林。 以往有癲癇病史的病孩, 還是選用匹莫林為宜, 因匹莫林沒有誘發癲癇的副作用。
至於服藥時間, 一般至少連服兩個學期, 開學後減少劑量或試試停藥。 觀察是否複現未調節劑量前的症狀。 如果病孩同時還有遺尿症, 在治療兒童多動綜合征的過程中遺尿症也會得到控制。
應該提醒家長, 這類藥物僅僅使小兒的注意力集中, 動作減少, 不能使孩子聰明。 所以要提高成績, 還需要在服藥的同時加強學業的輔導, 並應與教師取得密切的聯繫。 治療成功的病例, 往往是病孩、家長、教師及醫師四方面密切配合的結果。 每位家長在給孩子服藥的初期, 都擔憂地向醫師提出一個問題:服用這類藥物後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或者孩子將來會不會發展為智難低下?醫師答覆是肯定不會。